浅论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不同形态数学语言间的转换。数学语言可以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听障学生将抽象的符号表达形式转化为容易理解的文字语言,再转化为有更强直观表现力的图形语言,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概念,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把坐标解释为“座位的标记”,即“第几排第几列”,让听障学生找出教室中位于某排某列的同学,再任意指定某个同学,让听障学生回答其处于某排某列,在此基础上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平面内点的表示方法,这对听障学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很大的帮助。
3.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表达能力。
掌握数学语言,一是接受——看得懂;二是表达——写(“说”)得出。不少听障学生常常不知从何“说”起,常使看者不知所云。对于听障学生来说,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心理距离还是较远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以自然语言为解释语言系统来指导听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帮助听障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数学语言,为听障学生提供更多“说”数学和“读”数学的机会,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我在讲授正反比例应用题时,要求学生反复读题,找寻两个问题分别求的是什么?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
(1)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3小时行了21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又行了2小时,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3小时行了21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AB两地相距350千米,汽车从A地开往B地需要多长时间?
通过反复阅读,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理解,解题错误也随之减少。
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我们要把培养和发展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和发展听障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促进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5.1.
[2]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1993.10.
[3]课堂教学的原理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涂荣豹,王光明,宁连华.新编数学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