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第2页)
69 次下载 6 页 973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教师如何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领域里具有丰富的东西,各位教师如何扮演,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怎样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际课堂上,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真正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这是挺关键的。
参考文献:
[1] 杨义周.在数学教育中贯穿情感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教育学教研版),2007(4).
[2] 葛九明.在数学教学中,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2).
[3] 崔延锋.情感调控与优化数学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5).
[4] 李华灿,邹翠.复合算子G?T的Poincarré型加权积分不等式[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5).
[5] Li H C,Li Q F,Liu W L.Norm estimates for the composite operator T.P on a bounded convex domain[J].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2015(2).
[6] Li H C,Xing Y M,Li Q F.The two weighted poincare norm inequalities for the composition of Green operator and homotopy operator[J].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2014(4).
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第2页) 篇2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小学数学自身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探究规律、形成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作用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就能使学生的操作切实有效,学生才会动而不乱,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操作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探究规律、形成技能、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普遍都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需要依靠大量的具体实例,总结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也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内容丰富的图形、操作学具,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巩固数学新概念。在教授数学概念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给学生足够的体验过程的时间。概念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观察例子—形成表象—抽象概念”三个阶段,操作活动则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阶段,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需要教师提供适量的操作活动,以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形成独特的感受,当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学习者能够达到从“形象—半具象—抽象”,从而形成概念。学生在自主观察、操作和合作探索中,逐渐接近概念、理解概念。动手操作对抽象数学概念的形成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余数”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把7颗糖分到3个盒子里”的操作活动。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学生会对余数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知道那颗剩下来没有分到盒子里的糖就是“余数”,同时学生可以体验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不然的话就要把剩余的糖继续分到3个盒子里面,而往盒子里放糖的过程就是“试商”的过程。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脑子里想一想分糖的过程,不看实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分糖的过程,帮助学生运用表象操作进一步体验“余数”的含义,最后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得出算式:7÷3=2……1。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边活动边思考,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知概念的内涵,体会概念的外延,真正掌握数学概念。
二、通过操作帮助学生探究规律
课程标准把“探索规律”置于突出的位置。首先强调让学生经历公式、法则等规律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其次是将“探索规律”作为数与代数中的独立内容,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教学力度。小学几何公式的推导很多是建立在学生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这些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说动手操作是教学几何公式的重要方法。教师不仅要做好引导工作,而且又要做到不包办代替,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操作切不可由教师完成。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在方格图上数一数,再填写好表格,然后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接下来就要求学生用剪刀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硬纸板进行探究,让学生动手剪剪拼拼,再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拼出来的长方形跟原来平行四边形有着怎样的联系?由于学生经历了这个操作的过程,另外还能直观地观察,所以很容易看出:长方形的长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其实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找规律的内容。找规律,重点在于“找”,“找”才是学生学习的着力点,教师教学时应从“找”字着手,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仔细观察,在探究中积极思考,最终找到规律,并学会应用规律。教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从生活角度切入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规律的本质。例如在教学用小棒摆三角形这一活动中,首先向学生提问:“摆一个独立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连着摆两个呢?3个呢?10个呢?n个呢?”一个、两个学生还能直接说出答案,当三角形的个数较多时,学生就很难一下子找到答案,为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摆成一排三角形,并填写表格,让图和表来告诉学生其中隐含着的规律。接着在交流找的`规律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亲自摆一摆,边摆边说边记录数字,重现刚才发现规律的过程。学生通过数图中小棒的根数和观察表中所填的数据,做到数与形结合,使学生快速发现规律。在这里学生不仅发现了规律,共享了学习的方法,用自己的操作和汇报代替了教师的讲解,而且还对发现规律所采用的方法和这一规律本身了如指掌。

中职学校学生创业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的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交互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论供应链合作关系
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创新教育管理论文
论人与河流的基本关系
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问题及改善途径论文
煤炭日常管理机电设备论文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与维护模式探讨论文
机电工程安装造价结算审计问题分析论文
矿山机电安装的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翻车机电源模块集中控制技术的效果研讨论文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
浅谈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探讨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异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分析
肺结核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