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浅谈朗费罗对惠特曼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第2页)

32 次下载 3 页 396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882年3月,朗费罗逝世。4月3日惠特曼发表了悼念文章,表达了他们之间的至深感情,令人叹息。在悼念文章中,惠特曼再次评价朗费罗的诗歌风格及其诗歌价值。朗费罗的诗歌满足他的时代人们的口味,满足人民的需要。朗费罗生活的美国还刚刚迈开历史的脚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和性格,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所以他的诗尽管天真浪漫,充满欧洲的情调和教训的口吻,却依然能满足还不太成熟的美国人的需要。穆旦在翻译朗费罗的10首诗歌后说,“人有时需要反抗压迫,需要斗争;但他也必须有幸福而快乐的日常生活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我们认为,朗费罗的诗理应是不该被人忘记的文学遗产”。 惠特曼认可了朗费罗诗歌中的“始终充满生命力,风趣,有动感,优雅”。据资料记载朗费罗的声誉,在惠特曼那个时代,实在大得惊人:像《生命颂》(Psa!LmofLife)那首诗,波德莱尔对它非常熟悉,一个在克里米亚作战的英国士兵对它也一样熟悉,有人听见那个士兵在塞瓦斯托波尔临死以前背诵《生命颂》中的句子。朗费罗第一镐著名的诗作“生之礼赞”,是在1838年匿名发表的,它被誉为“真正美国心脏的跳动”。他发表伊始,当时反蓄奴的文化战士与民主诗人惠蒂尔就如此评论道:“我们不知道作者是谁,但他或她绝不是等闲之辈。这九节单纯的诗比雪莱、济慈和华兹华斯等人所有的梦想加在一起都值得多。这篇诗是呼吸着、充沛着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的——它是一个有为的世纪的精神蒸汽机。”

  惠特曼认为朗费罗诗歌中的“忧郁”是完美的`,理解朗费罗诗歌中的“缺乏纯正的本土特色和特殊的独创性”,并为朗费罗做了一番辩护,体现他们之间宝贵的友情。惠特曼认为,“美国和世界最好是充满敬意地感谢”朗费罗是真诚的,因为他给我们带来了愉快的幸福的一些美妙的文字。朗费罗的忧郁诗歌部分原因是要满足他的时代人民的阅读欣赏的品味。19世纪初的美国,人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生活艰难,朗费罗非常清楚地了解当时的人们需要,他用通俗易懂的诗歌讲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传递开疆拓土的人们的心情,表达普通百姓对现实和未来的担忧。其次,西方文化的悲剧精神则从生命本体的角度深化朗费罗诗歌创作的忧郁情调。西方文化是从普遍人性的角度来阐释忧郁的。伊甸园的悲剧发生之后,人的原罪意识便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化和西方人的精神主体。西方文化这种对生命存在的悲剧性体验,直接促使了西方悲剧艺术的发展,并以此形成了一个以悲剧精神为美的西方艺术传统。朗费罗的诗歌传承了英文诗歌里最伟大的固有传统。必须指出的是,固有的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悲剧精神对曾汲取过欧洲艺术乳汁的朗费罗的影响不言而喻。

  朗费罗对惠特曼诗歌创作的影响仅以《更高目标》一诗的命名可窥一斑。惠特曼写了一首诗歌,一直不能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暂时命名为《谁已经走得更远》。最终,他四次改变主意,放弃了《谁已经走得更远》,选择《更高目标》(excelsior)作为一个永久的标题。《更高目标》其实就是朗费罗已经发表的一首诗歌的标题。朗费罗的《更高目标》虽然篇幅不长,但包涵的意义却非常深刻,它以高昂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勇士攀登高山的画面,并通过这种描写来表明对生活和社会的态度,意在唤起人们对生活的信念,为了人生的某一目标,应该不停地追求。惠特曼的《更高目标》也是一首慷慨激昂的生命战歌。在全诗中,充分表达了作者饱满的激情,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惠特曼非常熟悉朗费罗的《更高目标》,不仅仅因为该诗歌的普及面广,而且他曾经评论了朗费罗的诗歌集,其中含有这首诗,惠特曼指出:“朗费罗在美国的荣誉和光荣,值得他站立在同一平台上与拜伦和华兹华斯齐名。”惠特曼对他的《更高目标》的多次修改似乎表明在艺术上一些问题,以及惠特曼如何看待朗费罗和他自己如何看待与朗费罗的关系。正如西方学者认为:仔细研究单词excelsior的历史和涵义、发展的背景,以及该词汇作为两者诗歌标题,在理论上很容易发现有一种可能:朗费罗在惠特曼的诗歌成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美国建国之初崇尚英国文学的美国文坛上,朗费罗、惠特曼都坚持从美国生活背景中去开拓长诗的题材,在内容方面。他们的诗表现了美国人民的上升的清教精神生活,这些已足够使他们以与众不同的姿态出现在美国乃至世界人民面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