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工商管理的毕业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0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我国政府债务规模存在的问题

  1、规模过大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大,逐年递增。比如,在2011年我国地方政府的国内债务总额为71410.8亿元,到2012年债务总额上升到了76747.91亿元,增加了5337.11亿元,而到了2013年债务总额更是为85836.05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9088.14亿元。照这样计算,如此大规模的债务,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每年仅还本付息这项支出就占了地方可支配收入的约1/3.再加之社会保险的普及以及各项教育费用的支出,地方政府收支差距更加明显,只能通过举借债务维持收支平衡,从而导致地方债务的规模越来越大,进入无法摆脱的死循环。

  2、结构不合理

  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地方政府债务的期限结构不合理,二是指债权人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一般是公路、基建、医疗、教育及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而这些项目的一个特点就是周期很长,盈利能力差有的甚至的免费提供的,资金无法回收。当债务到期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时候,政府只能将债务展期或者寻找新的投资人,债务的期限设置极为不合理。

  3、使用效率不高

  一方面,政府接入的资金利用程度不高,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资金的暂时闲置。由于地方政府对资金缺乏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和融资安排,融通得到的资金的投向未能做出合理的规划,导致了资金短时间内的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很低。由于人力的限制,在政府债务方面缺乏专门的预算管理人员和项目资金评估部门,举债的来的资金通常由政府部门规定拨付资金的数量并规定使用的方向,而资金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是平行单位关系,未能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权限,这样就可能造成资金的侵占、挪用等现象,甚至出现资金使用部门为了得到更多的资金的“钓鱼工程”现象。

  四、完善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建议

  1、清理债务存量,控制新增债务

  第一,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每年从地方的可支配收入中提取一定量的资金作为偿债准备金,防范政府无法足额支付利息或者还本的风险。第二,对不具备发展潜力或者盈利能力差的地方政府扶植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避免政府继续为了维持其经营而投入大量资金,造成资金的浪费。将对这些企业的清算所得列入到地方债务偿债准备基金中,增强政府的还款能力。第三,减少债务存量。减少债务的存量是现如今各级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一方面,控制新增债务的总量。对即将新增的债务,地方政府应当进行严格的考察,确定其融资方式、融资规模、信誉等级等等,尽可能的减少债务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多渠道化解债务存量。清理债务的存量不一定必须依靠财政资金,政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债务置换,将短期高息的`银行贷款置换为长期低息的政府债券,缓解地方政府还债压力,将风险置于可控范围;运用金融创新手段,如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引入民间资本,动员社会力量,实现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或债转股;积极协调银行,协商贷款展期,在银行贷款到期后,地方政府无力偿还本金的情况下,可与银行协商实行贷款展期等等,方式灵活多样。

  2、建立严格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体

  一方面,建立透明的地方财政信息收支制度。我国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税收收入,因此每个纳税义务人都有权知道自己交的税都用在了哪些地方。建立透明的地方财政收支制度,不仅可以让每个纳税义务人监督地方政府的支出,同时也有利于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实时监督地方债务的借、用、还每个环节,有效的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其次,建立严格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明确政府部门的权责和界限,防止发生预算软约束下的推诿责任等现象。要做到该点,必须改革债务预算编制体系,将债务预算纳入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当中进行管理,编制会计报表,综合的反应地方的资产负债情况。建立起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制度。同时做好对债务资金的借用、使用、偿还各个环节严格的监督和限制,考察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建立专业的投资、决策、收益等部门进行资金的精细化管理,防止出现大的违规行为导致的风险损失,对债务资金的期限结构、项目收益、未来的现金流和偿付能力等情况清楚掌握,根据实际的变化情况及时的调整,做到规划清晰明了,防止资金的挪用、侵占和损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