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随笔(精选31篇)(第8页)
本文共计215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
新课标指出:“学校体育是快乐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让教学“活起来”,让教学“生动起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和爱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今后的体能发展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16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们二年级学生有一个缺点:做题粗心,书写错误多,错题多。原因是书写随意,不讲格式,对生字识记不牢固,作业做完了从不检查。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强调书写格式,并要求字写得慢些,写得工整。格式不对,书写不工整,一律重新做过,经过一段时间,书写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题还是错得多,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了这样一条规矩,如果语文作业连续五次既工整又正确,老师就奖奖品,这样激发了优生的积极性,一部分学生是懒习惯了,对此无动于衷,怎么办呢?当然还有办法,每天作业错了的重新改过,改正确了才算过关。
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出价值。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根据部首猜字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从而对生字进行识记。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17
“六一 ”前一天,在实验二小上课,在体会《触摸春天》课文主人公安静这个人物时,有个男孩举手,当我请他发言时,他语意表达不清,我从听课老师的表情中知道他是个特殊的智障儿童,但我从他激动的神态中感觉他是有所领悟的,是认真的,于是,我对孩子们说:“他很用心,他有点理解,你们知道他想说什么吗?能猜想吗?”一个女孩马上响应,猜说了一番,真要请班主任老师向她表示谢意。因为表述的结果并不重要,我要的是这个过程,表达老师、同学对这位智障儿童的`尊重,鼓励。我还让那个男孩验证肯定女孩的.猜想,他愉快地点头,显然他懂得接受尊重。
没想到,就这么一个举措,在这堂课上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教学成效。这个学生一直在举手,这堂课结束时,我再次让他回答:你想对安静说什么?他一字一顿地响亮地说:“自—己—生—活,自—己—创—造。”那么经典!让我震惊,让我兴奋,也让我感受我三尺讲台的生命快乐!我当即就说:“你跟安静一样,也创造了一个奇迹!”孩子们掌声一片。下课了,那男孩走出礼堂,又返回来,一脸自豪,指点着我的板书,不忍离去,还使劲握了老师的手。这成效之中自然还有《触摸春天》这个文本感人的力量,这个班集体的温暖感化,更有那男孩有着与文本主人公相似的生活体验、家庭教育的基础。
这件事更让我感到一个教师的责任,仁爱的重要,仁爱的力量!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18
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简单过程,而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体验与学生的知识体验进行交流的过程。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交流,如何设计好提问,使之更好地解决教学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教学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问要有诱导性,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颇有讲究的。“对”“不对”或“是”“不是”的回答是学生随口附和的回答,思维能力根本没有得到锻炼,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难点也就真的“难”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