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音乐好习惯有效提升音乐学习效率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17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有了对音高音低的概念,再听琴的时候孩子们会更加仔细,听辨乐音的高低更加用心。
五、边唱边演探讨音乐
高年级有一些作品可以通过表演来探讨甚至延伸,我曾经在一次活动中借助孩子熟悉的儿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要求孩子用自己的歌声来抒发对作品的理解。活动中我运用了速度的变化轻而易举地演绎了不同感受的歌曲效果,孩子们发现原来每一首歌曲不一样的表现方法可以导致不同的听觉感受。课后他们就开始关注起对一些课堂上学过的歌曲的重新演绎,一些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孩子还大胆地添加了RAP。
六、边找边交流理解音乐
高年级有很多欣赏,如李叔同的作品,如果不课外添加教材,学生最多只是熟悉《春游》和《送别》两部音乐作品,而李叔同本人绝对不仅仅只是在歌曲方面颇有造诣的人,所以,课后我请孩子们借助电脑搜集李叔同的相关背景及生平,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这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孩子们有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可以直接将搜集的内容存放在上面,方便自己的好友阅览和交流,起到了我课堂上看不到的作用。
虽然目前音乐课本上有一些歌曲有点脱离孩子目前的生活,歌曲唱的有点空洞、摸不着菱角,但是我想从小培养好了音乐习惯,他们还是可以从音乐的本身去爱上作品,对音乐课堂也是一种良好的循环,能大大提升音乐学习的效率。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