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题开题报告范文(通用10篇)(第18页)
本文共计355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7、预期的结果。
1.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小学中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实施策略。语文阅读教学与正确、有效的朗读训练的有机结合,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将语、文本解读能力、语文学科思维能力以及语文审美能力都得以锻炼、提高,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任何一种技能的训练与教学都需要教师自身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朗读的训练与教学自然也是其中一项基本且非常重要的技能。开展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研究,教师必须自己先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才能在朗读中传递出恰当的感情,进而指导学生朗读。因而朗读教学及研究能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其次,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及研究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了解与朗读教学相关的心理学、朗读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知晓朗读教学的规律及特点,掌握朗读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拓宽教师自身的朗读知识储备。还有,在开展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搜集一系列朗读教学的相关案例,并尝试开展各种课堂朗读教学的实践活动,这些都将成为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凡此种种,教师的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其专业化发展也得到了很好的促进。
8、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05-06:文学资料收集和文献阅读,
06-07:小学中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09-08:小学中低段语文朗读教学数据分析,
10-09:论文撰写和发表,
09-12:论文编写、修改与答辩。
小学语文微课题开题报告 9
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背景
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新课程标准》指出: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 。那么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精选3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精选3篇。如今,学生的知识构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建构获得的。而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逢课必是从情境引入,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本末倒置,导致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甚至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课题研究的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在他主编的《课堂教学》一书中提到: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创设情境,给小学课堂带了积极的影响。情境作为课堂知识的载体,本身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然而对情境的创设不乏有教师对它非理性的热捧。我们要正确认识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合理创设有效的情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面对丰富的新课程资源,更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