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建筑设计论文15篇(集合)(第22页)

本文共计421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北京CBD规划设计就是在三维的环境中产生的,它允许一种“完全”的设计探索,从任意角度和方位观察设计本身。在虚拟现实的设计环境中,组成一幢建筑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在设计过程中予以改变和发展的。墙壁可以被建立和删除,开阔的广场可

  以被穿越,地板可以改变尺寸和式样。观察者能以一种比查看平、立、剖面图纸远为直观的方式在作为设计对象的建筑空间进行想象的漫步。就这一点而言,虚拟现实也有可能成为设计者之间,以及设计者与客户之间有效的交流工具。

  3.2 协同设计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产品设计是在图纸上手工设计为主,设计周期长,质量不能保证,设计成本高。而现今常用的CAD技术目前基本限于平面和单人作业。随着并行工程的广泛推行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领域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正在寻求将建设设计技术与CSCW技术结合起来的方法,以开发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系统。发表论文。到目前为止,协同设计主要应用在CAD/CAM/CAE集成化、远程计算与设计、工作流管理与PDM、虚拟产品设计与可视化等方面。

  4 结论与展望

  总之,在新时期下,计算机技术已被全世界公认是本世纪最主要的科学技术,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必然会加速建筑业的大力发展,为建筑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

  参考文献:

  [1]郑光复.建筑的革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吕列克,张富文,陈桦.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思考[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xx,5(4):11-13.

  [3]杨宇振.从概念草图到计算机建模[J].新建筑,20xx,3(5):

  [4]尚守平.土木工程C A D,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

建筑设计论文15

  【摘要】本文针对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对设计过程做出控制和引导的管理。并介绍了笔者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设计方法设计过程控制引导

  设计方法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而作为设计入门阶段的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设计方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认为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的教学除了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设计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方法。

  一、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由于建筑设计并不能清晰而具体地列出一步步的解决方案,并且通常没有单一的标准答案,甚至究竟什么是正确答案也很不清晰。不断深人设计的过程也是一个设计方法不断深入和调整的过程,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动态的展开,而不同的设计过程也蕴含着不同的设计方法,设计的方法和设计过程具有统一性。因此要想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方法,需要对设计过程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控制。

  现有的教学模式就教学过程而言,是由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数周时间内按要求完成设计作业,整个过程就是不断的设计构思——教师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方案的往复循环,直到最后设计完成。就教学评价而言,现有教学模式基本上就以学生最后完成的图面效果为目标。老师通常都以学生的正图定成绩,学生学习建筑水平的高低也就看这纸面结果。尤其是低年级设计初步课的教学评价,更是着眼于纸上训练和图面效果。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与学科特点紧密相关,经过多年实践,其效果是以正面为主的,因此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大高校建筑学专业中。然而,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的不同,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它所表现出来的“轻过程而重结果”的倾向不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方法。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过程进行管理。

  二、过程管理的基本思路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情况,笔者认为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应包括控制和引导两方面的内容。

  (一)过程的控制

  过去由于对设计课程的过程重视不足,往往出现一种现象:在设计课程的前面数周内,学生缺乏紧迫性和自觉性,设计作业的进度非常缓慢;在临近提交成果的最后几天,平时没有进展的学生通宵加班,熬夜作图,匆匆忙忙提交一个成果,出现整个设计过程前松后紧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保证设计深度,当然也谈不上对设计方法的训练。因此设计过程的监控首先就是通过一些环节的设置来控制学生在整个设计周期内能相对均衡地安排时间,从而保证设计能达到所需要的深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