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 > 正文

中医医学心理学(第2页)

本文共计24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参考文献

  [1] 闵范忠,何清平.新编中医医学心理学(第2页)[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3.97-104,105-110,117-124

  [2] 周莲菊.《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医学心理学(第2页)理论探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3-4

  [3] 郭 倩,杨 洁,陈 刚,黄海健.朱丹溪的中医医学心理学(第2页)思想探析[J].中 医 药 学 刊,2005,3. 23(3):462-463

  [4] 闵范忠.论情志致病的条件及机能[J].广西中医药,1987,10(1):20

  [5] 郜 峦.《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内涵简析[J].中医药学刊, 2003,9. 21(9):1496-1498

  [6] 曾智.中国古代情志相胜心理疗法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0. 31(5):12-15

  [7] 王金道,刘勇,郭念峰.临床疾病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0,61,69.

  [8] 胡永年.略论以情胜情疗法[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7):10

  [9] 李益生.以情胜情疗法探赜[J].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2):533-534

  [10] 燕山高,朱文锋,闵范忠,等主编.中医医学心理学(第2页)荟萃.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303-312

  [11] 李兆健.古代情志相胜医案中的心理治疗方法初探[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18(2):13-16

  [12] 陈 莉,刘静宇.张子和心理疗法初探[J].中医研究, 2003, 10. 16(5):16-17

  [13] 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1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06 、1305

  [14] 祁宏.“祝由”探释[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6. 20(3):7-8

  [15] 林韶冰,李秀华,李秀云.移精祝由疗法浅识[J]. 江苏中医药,2002.23(3):37-3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