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健康管理论文15篇(第2页)
本文共计365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在近10年的发展中,健康管理已在我国形成一定规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科理论、实践技术研究和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专业人才,健康信息系统仍处于区域范围内运作,且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健康管理市场缺乏规划管理等[7]。
2.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
2.1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特色
2.1.1中医健康管理理念特色中医药素来注重养生保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体现了人与疾病的辩证关系和“预防为主”的重要思想。中医在健康管理、保健养生等方面,在重视中药治疗的同时,更加重视防微杜渐,调整“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简单来说,中医健康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1)顺应自然,天人合一;(2)形神合一,心神双修;(3)调和阴阳,以平为期;(4)药食并用,扶正纠偏;(5)动静结合,持之以恒[8]。
2.1.2中医药健康管理实践服务特色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健康管理、预防保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中医药具有形式多样、无创伤的多种保健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食疗、药浴体疗、中药精油芳香疗法等;第二,给药途径多样化,口服有煎剂、片剂、丸剂、散剂等,穴位熨帖有膏剂等,孔窍给药有洗剂、冲剂、栓剂等;第三,中医根据“人法于天地”的基本原理,按季节、产地、类别等选用药物,药材源于自然,副作用相对较小。第四,养生文化蕴含于治疗保健服务之中,在服务的同时传播健康生活的理念和知识。第五,疗效得到患者的.认可。在历来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2.2“治未病”工程的健康管理功能
目前,较多学者结合我国《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关于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定义,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9]。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10] 。这与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理念是一致的。
20xx年,国务院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并在全国展开治未病工作,在运行机制、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方法、技术方案及流程、评价体系等5个方面制定了工程目标,明确了组织主体和实施载体,对组织管理作了进一步说明,并积极倡导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3.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3.1以“治未病”工程为框架,构建健康管理体系规划
健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是促进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管理大致包括收集个人健康信息、评估健康状况、制定健康促进计划,其基本模式为“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个人健康与慢性病危险性评价—个人健康计划及改善的指导” [11] 。中医药在多年的实践积累中已经完善了该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的经验,这是我国在健康管理方面有着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优势。我国在结合时代转变带来新的健康管理理念、知识及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的“治未病”工程已充分将健康管理的各个要素融入到整个工程建设之中,且具有中国特色,更容易被国民接受,更容易服务于大众。因此,我国的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及战略规划可以“治未病”工程为框架,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
3.2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推进健康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20xx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医疗信息化的改革方向。当前我国卫生系统卫生信息化存在着系统分割、相互独立、业务流程不统一、信息标准研究起步晚等诸多问题。健康管理服务与其他服务最明显的区别是,它对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依赖度极高,甚至可以说若无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作为其基本的运行支持平台,就无法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的健康管理 [12] 。健康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充分调动市场优势技术资源,采取广泛合作共建的形式,由政府部门进行统筹监管。因此,建立起运行有效的健康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搭建起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健康管理公司、个人等可相互查阅联系的桥梁是十分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