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优选15篇)(第5页)

本文共计423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强化项目前期策划决策,是提高项目投资运行质量的基础。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建设单位一般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投资估算,其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以经济技术分析为主,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模型单一。社会环境参考变量较少,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条件参数失真,准确性相对不高,容易引起投资判断失误。

  1.2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前期阶段。一般由建筑单位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现场勘察了解,进入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由于设计人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过于注重投资控制和限额设计,忽视了方案的美学设计和多功能方案搭配比选,设计过于保守;二是过于注重建筑美学和选型设计,忽视了项目的'经济性,建设成本和后续使用维护成本高居不下;三是从造价控制角度看,设计人员对建设方案的经济性并不敏感,不能主动做好限额设计。而专业造价人员介入设计时间较晚,设计内容的经济性考虑的不充分,成本控制在设计阶段容易脱节。

  1.3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招标阶段,建设单位容易存在一些疏漏,一是很多标底预算考虑不到位,比如编制条件和依据,项目周边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二是合同条款本身存在缺陷、矛盾或约定不明确,容易引起施工阶段的造价纠纷。比如某合同条款为约定“变更签证项目执行标底预算单价”,但是对于合同内工程量增减原则没有约定,造成后续变更签证是增减图纸量还是标底量扯皮;三是一些施工单位故意压低投标价中标,企图在后期施工中通过不合理的变更签证来弥补,甚至采取偷工减料,造成质量和安全隐患。

  1.4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些建设单位普遍存在重价格,轻技术的现象,管理观念落后。一是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把关不严,比如某山体土石方开挖项目,施工方案采用按照破碎机破碎岩石、挖掘机挖土清碴外运的方式,上报预算500多万。建设单位积极协调设计并聘请专家论证,采用炸药预裂爆破和凿岩机破碎、挖掘机清渣相结合的方式,可节约经费100多万元;二是变更签证随意性较大,变更签证按权限报批不够及时。经常出现不合理的合同变更和无效签证的情况;三是认质认价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建筑材料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

  1.5竣工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工程竣工结算涉及到建设方和施工单位的直接利益,是确认工程最终造价的依据。一些施工单位在结算中,漏报核减项目,多算、冒算增加项目,按不合理标准取费,以求利益最大化。如某项目结算施工方将甲供材列入工程结算、某项目地基处理暂定为止水帷幕,暂估价较高,施工中未采用,施工方结算时故意漏报。

  2加强建设工程控制的建议

  2.1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必须做好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效益评价。在总体方案设计阶段,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具体地,就是以价值工程为导向,建立以功能分析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设定单位功能或产能的造价限额标准,对建设工程不同的组合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对比,优化组合方案,剔除不必要的功能、削减过剩的功能项目,实现项目功能合理、成本较低、效益更高。在项目取舍上实行效益否决制,从源头把关投资控制。

  2.2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要突破造价管理仅存在于施工过程中的旧思维,应将其提前到设计阶段。可通过项目估算控制初步设计,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应以设计限额标准为目标,以阶段性控制为手段,促进合理设计。具体而言,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在设计方案比选、初步设计阶段,限额指标要科学分配到各设计专业,强化技术与经济的反馈;施工图阶段,应尽量推进标准化设计,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使之符合地方特点要求;图纸会审阶段,要认真审查图纸,减少由图纸错误引起的被动变更。

  2.3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

  标底是甲方设定控制价的重要依据,标底控制价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做好标底预算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好编制条件和依据,认真调研项目周边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其次是项目工期、计价体系的选择、工程量清单与定额的选取,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等;二是要认真组织编制标底,确保标底预算准确可靠。在现行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下,甲方承担了计量的风险,由于标底工程量清单编制不准引起施工单位索赔的比比皆是;三是要预防合同条款造价争议。首先注意选择发包方式和合同条件,其次重视专用条款中有关计量、计价、定价等条款,避免合同条款本身存在缺陷、矛盾或约定不明确。对较易出现争议的工程价款调整、工期调整、变更签证和风险等,应约定清楚、表述明确,调整方式应符合法定政策和市场规律,尽量避免不合理条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