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格式(第3页)
本文共计78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数学、物理符号和化学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的最右边;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公式首行的起始位置位于行首算起第五个中文字符之处,即在段落起始行的首行缩进位置再退后两个中文字符。不要用居中、居左或居行首排列。
公式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如(1)(2)……,公式较多时可按章顺序编号,如(1.1)(1.2)……。公式引用使用式1、式1.1等,英语文本中用Eq.1,Eq.1.1等。较短的公式一般一式一行并按顺序编号,后面一式若为前面一式的注解(如下标范围i=1,3,5,……)可用括号括起来与前面一式并排一行。较长的公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 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公式中符号尚未说明者应有说明,符号说明之间用分号隔开,一般一个符号占一行,
公式及文字中的一般变量(或一般函数)(如坐标X,Y、电压V、频率f)宜用斜体,矢量用粗斜体如S(或白斜体上加单箭头如)。常用函数(如三角函数cos、对数函数ln等)、数字运算符、化学元素符号及分子式、单位符号、产品代号、人名地名的外文字母等用正体。
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词均应该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并给以明确定义。必要时缩略词后面在括号内标明外文原文。
(4)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
论文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数字和单位用法应遵照GB/T 15835,例如:不宜在文字中间夹杂使用数学(物理)符号、计量单位符号,例如“钢轨每m重量<50kg”应写这“钢轨每米重量小于50kg”;纯小数在小数点前面的0不能省略;百分数及幂次数量范围应完整表达,如“20%~40%”不应写作“20~40%”,“3×102~5×102”不能写成“3~5×102”;避免让单位误为词头,如力矩单位N•m或Nm不能写成mN;组合单位中的斜线不能多于一条,如w/(m2•℃)不能写成w/m2/℃。
7 结论
结论应该观点明确、严谨、完整、准确,文字必须简明扼要,要阐明本人在科研工作中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及其意义,本文成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做出客观的叙述和提出建议。应严格区分自己的成果与导师科研成果和前人已有研究的界限。
(六)参考文献及其著录标准、范围及示例
1.著录标准
(1)排列次序:依在正文中被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列出各条参考文献。
(2)具体要求: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
(3)注意事项:
①只有3位及3位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
②共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③外文文献中表示缩写的实心句点“.”一律略去;
④原本就缺少某一项目时,可将该项连同与其对应的标点符号一起略去;
⑤页码不可省略,起止页码间用“-”相隔,不同的页码引用范围之间用“,”相隔。
⑥正文中参考文献标引一律用上标形式的方括号内数字表示,例如[3],方括号和数字不必用粗体。
2.著录范围(共8类)
(1)已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由国内外出版公司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有ISBN号);
(3)有ISBN号的会议论文集及论文集中的析出论文;
(4)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
(5)专利文献;
(6)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
(7)报纸文章;
(8)电子文献。
其他性质的资料可以作为正文的随文脚注。非纸张型电子文献应注明载体类型。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
根据GB3469 规定,对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应该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类型标志
期刊文章 J
专著 M
论文集 C
学位论文 D
专利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