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5篇(优)
【 字体:大 中 小 】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5篇(优)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煤矿安全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
摘要:煤炭采掘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对于煤矿生产安全影响巨大,需要管理人员的重视,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能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推动煤矿企业的稳健发展。本文结合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内涵,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管理;作用
0前言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煤矿产业也因此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煤炭开采属于高危行业,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瓦斯、火灾、水灾、顶板坍塌甚至粉尘爆炸等安全事故,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煤矿生产中,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内涵
风险预控管理主要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识别、分析和研究,找出危险源,依照评价结果,针对危险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转,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对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而言,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只要是与安全相关的部门或者人员都需要参与到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安全预控管理环境;二是全过程管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需要贯穿煤矿生产全过程,保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三是全方位管理,煤矿企业需要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其能够被充分应用到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中,保证管理效果。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传统煤矿安全管理中,因为矿井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采用的基本都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模式。与之相比,现代安全管理中,更加强调人员的生命价值,安全与生产的位置出现了互换,安全管理理念得到更新,管理模式也从原本的被动管理朝着超前预控演变,在这种情况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可以将其看做现代安全管理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与现行的煤矿安全检查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管理不同,基于PDCA闭环管理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具备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特点,强调以预控为核心的双保险预控式管理,能够在煤矿企业中建立起安全长效控制机制,可以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够将风险预防和控制作为管理核心,从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相应的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将原本的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管理,将事后处理转变为事故发生前的超前控制,配合长效的安全风险控制机制,能够实现对于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降低乃至消除安全事故。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消除生产过程中人和物的不安全状况,还是找出生产中潜在的风险隐患并对其进行进行处理,通过风险通知来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在降低安全事故、提升煤矿作业整体效益等方面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
3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作用发挥策略
3.1提升风险预控管理意识
一是应该对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预控管理意识进行强化,促进其风险防范理论基础的提升,为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应该重视煤矿企业内部的安全宣传工作,对风险预控管理培训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提升职工的风险预控管理意识,确保其能够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三是应该将风险预控管理引入到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思想教育,提升职工的安全预控管理意识,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3.2完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一是应该构建包含煤矿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风险预控管理人员在内的风险预控管理小组,结合煤矿企业的特点、性质等,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案,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制度依据;二是应该结合岗位责任制,对风险预控管理工作进行强化,明确风险管理职权,将其分配到个人,这样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职责,要求其作出改善,提升风险管理的权威性;三是应该对风险预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将风险预控管理水平和绩效成绩等结合在一起,激发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的积极性。
3.3培养风险预控管理人才
一是应该做好人才选拔工作,确保风险预控管理队伍中的人员具备过硬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能够满足煤矿安全管理需求;二是应该做好岗前培训,结合具体案例,对常见风险类型进行讲解,提升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确保其能够快速融入到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中。
3.4做好风险分级管控
参考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内容,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该做好风险分级管控,依照风险级别、所需管控能力和管控资源、管控措施复杂程度等,采用不同的风险管控方式。在风险分级管控中,风险越大,则管控级别越高。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明确管理机构;二是应该重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合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三是应该重视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评分,依照工作机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风险管控以及保障措施四个方面的内容,对煤矿安全进行评分,及时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不仅关系着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关系着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煤矿企业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引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和方法,提升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伟.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作用及价值探析[J].山东煤炭科技,20xx(06):199-200.
[2]崔跃宏.浅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煤,20xx,23(04):75-76.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2
摘要: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角度出发展开研究,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工程技术人员重要性,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提出有效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人员;作用分析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尽管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低碳经济战略,以减少煤炭资源消耗,构建符合和谐社会需求的生态文明社会,但从能源消耗构成来说,煤炭依然占很大比例,尤其在火力发电方面,约占60%左右。安全是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国在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备制度,但在执行方面却存在一定漏洞,亟待完善[1]。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
煤矿生产管理中存在大量分工,客观上造成安全生产需要不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共同合作来实现煤矿正常运行、安全生产。在现行煤矿生产中调查发现,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煤矿生产中的基本构成因子,其自身所发挥安全管理效能却很低,这与严格管理体制、专业人才培养及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很不协调。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形成安全管理意识造成。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仅仅偏重于“技术”,但却偏离安全主线,认为“安全管理”是有安全部门负责,不属于自身工作范围。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主要负责煤矿在运行各种技术,如机械设备、电力照明、通风排气等。事实上,这些技术的专业性恰恰也反映出工程技术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技术专业性存在较高门槛[2],在各司其职前提下,其它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鉴别生产条件,即便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也无法有效及时排查。另一方面,煤矿生产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最基本因子,彼此之间配合很重要,如缺乏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引起操作不当而造成人为安全事故。
2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无小事,尤其在煤矿生产环境下存在因素繁多、环境复杂、危险系数高等情况,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基层操作者,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人员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管理优势。如在技术施工方面,可有效了解、判断瓦斯故障、通风系统故障等;为充分发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可通过以下保障措施展开。
2.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完善施工技术策略
作为煤矿生产中重要的人员组成部分,技术与安全之间密切联系,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比一般工人更强的安全意识。否则,无论安全体制多么完善、多么严格,都不能发挥安全生产管理作用。这是因为人作为执行的唯一主体,只有在思想上形成符合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才能具备将技术转化为安全要素的.驱动力。据中国煤矿生产管理现状[3],要积极对工程技术人员展开安全思想教育,使其具备企业主人公精神,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结合中国煤矿自然环境、作业模式、设备特点等,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身上。换而言之,根据煤矿安全生产要求及开采进度管理规划,要制定安全、环保、高效的施工测量。在这方面,煤矿井施工之前,需对工程技术人员展开专业培训,使其了解安全、技术和管理之间的权责关系。同时,在施工、开采过程中,根据需求及时调整技术方案,号召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沟通、协调,制定符合现实情况、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2.2科学制定生产方案关注安全技术实践
煤矿生产方案制定是一个大型计划,而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大多从事不同领域专业性工作,如机械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地质专业等,煤矿工作现场往往是针对技术方案展开。相应地,技术内容直接影响整体生产,所以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相关需求,要灵活制定科学生产方案,并及时做出整改。技术具有创新性,尤其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引入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都会影响安全管理现状。为保障安全技术实践,不能仅考虑技术质量标准,更不能仅依赖数据和资料,还应结合安全管理、安全监督部门共同验收技术实践,并决定是否进一步推广。此外,工作交接制度不仅适用于煤炭工人,也适用于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可制定相应交接表,在一项技术实施之前、之后,基于安全生产管理需求填写核心要素。
2.3专家定期安全检查企业动态安全抽查
煤炭资源生产主要包括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其中开采是获取煤炭资源的过程,也是整个煤炭资源生产主体,存在安全隐患最多。从技术角度来说,不同煤矿资源类型、不同地质区域、不同安全标准需求下,使用开采方法也有很大差异,这些问题都与安全息息相关[4]。为确保安全,仅依赖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是不够的,可通过组织专家小组的形式定期安全检查,以专业角度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应保持日常生产模式,而不做刻意改变,这有助于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以煤炭企业为主导展开动态性安全抽查或安全状态鉴别;检查内容包括各个方面,如设备安全、照明安全、通风安全、瓦斯安全等,尽可能扩大范围。由于中国国情特殊,煤矿工作环境本身比较恶劣,如考虑不周,就不能发挥安全检查(抽查)的作用。
2.4加大煤矿安全培训构建培训考核制度
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主要针对领导层和安全管理部门展开,但工程技术人员却被排除在外,这显然不科学。因此,除在思想方面安全意识提升外,还要不断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业务性安全培训活动中,使其与自身专业工作相结合,提出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合理建议[5]。在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时,也应构建相应考核制度,考核内容除一般性安全常识外,要设定一些与技术相关的安全考核内容,并结合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特点展开。
3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关系到煤炭资源稳定供应、煤矿企业安全效益、从业人员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在以技术为生产力先导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通过培训的方式,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在工程技术人员身上体现,发挥未雨绸缪的效果。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才能保障中国煤矿生产正常运行,为国家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彭涛,吴世跃.浅析工程技术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J].信息通信,20xx(6):179-180.
[2]王庆双.浅谈煤矿安全生产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xx(7):194.
[3]张有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xx(8):31-33.
[4]王运臣.论煤矿建设工程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J].价值工程,20xx,31(28):121-122.
[5]贾宝亮.浅议工程质量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山西能源与节能,20xx(5):43-44.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3
1控制论含义和安全管理的原则
控制论是一门研究系统控制和调节规律的学科,近年来在很多领域控制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领域,同样可以应用这门新型管理理论。煤矿安全控制论要求煤矿企业的生产领导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对象,管理对象一般为煤矿生产人员、煤矿生产设备和安全生产计划,通过收集安全管理信息,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制度,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开发新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煤矿生产进行安全评价,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运用控制论开展煤矿安全管理生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和准则;分析预期安全生产目标和实际生产活动之间存在的偏差;通过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管理等措施,减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纠正员工的错误行为和生产态度。煤矿安全管理控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层控制,也就是安全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要具有协调性和层次性;闭环控制,安全管理必须产生实践效果,能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必须对安全管理作出科学的评价;分级控制,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尽量一项一项解决,控制和管理要分清主次;动态控制,不论是安全管理,还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都应具备自适应和自组织功能;反馈,针对安全管理计划或者安全管理系统,必须具备自检、修正和评价等功能。
2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开采过程中的坍塌或者瓦斯爆炸事故,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数量越来越多,这也给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再加上煤矿中还可能出现水灾等事故,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必须针对生产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安全生产,我国的煤矿企业也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这是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另一因素。
3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控制论和管理
管理就是制定准则、执行标准、检查结果并改进,具体来说,就是制定计划或者标准并实施,检查结果并与预定目标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总结经验并改进,制定新的规定或者制度,防止问题再次发生,重复这个过程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管理和控制是相辅相成、联系紧密的,管理是控制的一种,管理中的计划、实施、检查实际上就是决策、执行和反馈,其中反馈要求准确、灵活和快速,并且要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确保生产活动稳定顺利的进行。
3.2制定煤矿安全管理控制模型
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工作环境、生产设备和工作人员三个因素,通过控制设备不安全状态、工人不安全行为和环境不利条件等,达到环境、人和物三方面的协调状态,消减阻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保障正确的计划、组织、决策和控制生产过程。煤矿安全管理控制模型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反馈控制、实时信息控制和前馈控制。首先制定安全计划并实施安全方案,分析外部环境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根据实际安全状况总结安全方案决策并进行安全检查,分析是否达到了安全目标并继续改进安全方案.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4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煤炭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煤矿的安全性管理及提升企业的事故应对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并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0引言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开始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多数企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煤矿企业的生产难度高、规模与范围广、人员众多,使得管理的实际难度较其他企业更高,因此,为了确保其安全管理与生产,建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煤炭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煤矿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成为必然。
1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计算机技术能对煤矿生产中产生的数据和安全隐患等因素进行集中收集并细化分析,提升了生产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通过互联网信息传输功能,将所需传递的信息传输至领导层,促进生产中各项问题的及时整改,实现一种生产的循环式闭合管理系统。计算机能及时促进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现灾害预防与事故预测,通过对因素的细化分析,明确隐患的实际等级,促进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另外,计算机还能将生产中“三违”信息标准进行界定和明确,实现班组生产的科学性考核,促进了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2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系统构成
煤矿的安全管理系统主要表现在监控管理中,监控系统的核心结构是分布在煤炭生产各个环节的集散型设备,包括地面中心站、传感器、井下监督控制分站、图形工作站、控制执行器及远程终端等[1]。其中的监控中心站点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核心,此设备能有效实现系统任务的协调调度、定义配置、数据处理、设备组态、数据通信及网络信息共享等任务。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最主要体现在网络监控这一技术中,通过信息技术,促进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与自动化,实现良好的生产安全防护。计算机技术在生产安全监控系统中主要体现在智能分站、网络系统、地面中心站、电力监测、传感器、瓦斯抽放器、断电仪器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地面中心站,负责对各个矿井分站信息的采集,并在统一的计算机设备中进行处理与应对,实现安全性管理。
2.2工作原理
地面中心站是由主体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控制的,其程序为主机—分站点—传感器,中心站点负责对各矿井分站的信息采集,然后在统一的终端设备中进行处理,尤其是在瓦斯保障的监测中使用效果更加明显。系统中的监控管理,主要是通过在各个生产矿井中安装数据测控点来实现,在各个检测点中实现信息数据的交互传输,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终端设备中,然后井上的中心站点会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设置安全标准线,用以约束数据的参数指标[2],当某一分站所传输的数据超过了这一标注线,那么在终端中将直接作出警示预警,警示灯闪烁,传感器也一同亮起,显示矿井中异常现象的出现。电力检测的子系统主要有中央和采区的变电所两部分,通过电量采集设备将中央与采区变电所中的电压、直流、功率及因数等信息传输至分站设备中,经过分站处理过后再传输至地面的中心站中,实现井下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另外,监控功能系统还具备摄像的功能,实现矿井内生产的实施监控。
3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煤矿生产中,灾难的预防、事故预测、人员考核、隐患处理及应急方案的处理等都会影响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且内容所包含的因素相对繁杂,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管理信息数据的优化处理,有效增加了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的水平,从而减少了生产中安全事故的产生。
3.1瓦斯安全监测系统
瓦斯爆炸事故是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而建立瓦斯检测系统能有效实现瓦斯的安全管理,及时了解矿井内瓦斯情况。这一系统主要有地面中心站、传输设备、井下分站、传感器等,其地面中心站由计算机、传输设备及模拟盘等设备组成,能实现矿井内瓦斯数据信息的检测、分析、存储等,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优化处理,对于危险性指标及时警示,为应急处理提供数据参考;传感器有瓦斯、风风速、负压及温湿度等多类型传感器[3],是矿井内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组成;井下分站的作用是将矿井下的信号和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将数据汇总并传输至地面中心站中;传输设备主要有调制器、应用电缆等,负责对数字信息的有效传输。
3.2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
矿井下的通风监测系统,由地下分站、传感器、传输设备等部分组成,其核心在于计算机的模拟技术、网络仿真技术等,实现矿井通风情况和方式等因素的实时监测,并对矿井下的通风安全进行动态性的模拟与评测,并将通风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及时发现,通过这一动态性的监测,将风速、风压等数据进行计算机终端的智能分析[4],对漏洞进行合理处理,实现通风的可靠性,在矿井灾难时为救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3矿井矿压监测系统
矿压检测系统由信号转化器、传感信号采集器、地面计算机及传输设备等部分组成,其监测系统与瓦斯系统大致相同,都是对分站的监测数据进行参数数据储存,并对矿压值进行动态性的监督,实现信息数据的获取。传输设备有调制器和通讯电缆等,通过信号媒介的良好传输,实现安全监测。矿压传感器通常使用液压支架信号,利用检测数据信息实现资料汇总,如果数据超过安全值域,那么系统将会转入到紧急警示系统中,并进行自动报警。TinyOS是矿压监测系统的核心组成,主要由主组件、执行组件、应用和传感组件等组成[5],其系统结构较简单,且易操作,内部的模块化、智能化设计,能实现动态的并发操作,系统内部的模块皆有组件,且模块之间存在接口连接,不受到传感器的存储资源限制。系统传感器系统中信息的高度并行通信度使得若使用传统通信形式将难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因此,使用TinyOS系统,能将主体层的信息给予主动消息协议进行传输,将CPU(中央处理器)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3.4井下安全考勤系统
井下的考勤管理系统较简单,由入井口的考勤机、计算机和通讯线所组成,将井下出勤的实际人数与时间、工作实际情况等及时掌握。一般情况下,井下考勤系统包括矿灯打卡和金属卡打卡两种形式,在工作人员违规入井和出井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领导者可根据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实现人员的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突发。在矿井事故救援工作中,人数的确定是一个难题,导致救援过程中依然要靠管理者手动清点人数并上报,导致救援实时机延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依然是人员监管过程中的不完善,因此,在矿井生产中必须要将安全视为第一位要素,通过井下安全的智能清点设备,进行人数的明确化。在井上有计算机终端并连接至井下,人员进入矿井之后,系统自动识别具体人数并进行显示。在系统的总操作室安装人数监控设备,为事故救援和人员逃生提供保障。
3.5信息文档处理系统
煤矿生产中的信息文档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安全检查系统、事故分析、安全调度等功能,煤矿企业中的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等被广泛应用到系统中,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科学处理。
3.6系统用户层的结构与功能
系统用户这一层直接面对生产管理层与技术层,技术层主要负责对煤矿的日常管理数据进行上报,并对不良处理方式进行指导等;管理层是企业内领导层人员进行的生产统筹管理。技术层主要负责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提供相关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而管理层则是利用技术层所上报的信息与数据,对生产过程和现状进行分析与处理,并基于此做出管理方面的决策。
4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因此,应将计算机技术视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建设,实现煤矿生产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秀凯,张冬辉.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煤炭技术,20xx,3(2):112-114.
[2]司文建,朱永杰.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xx,8(15):138-140.
[3]李巍,侯燕.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xx,8(4):142-144.
[4]王用鑫,陈鸿.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及应用[J].煤炭技术,20xx,7(3):268-270.
[5]牟剑伟.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xx,7(7):87-89.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5
0引言
中国煤矿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煤矿安全管理涉及到管理学科、心理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怎样有效地确保煤矿安全是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通过调查大量资料发现,大多专家认为煤矿安全应当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而非单独某一环节控制能够实现的。本文基于人的行为科学,在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ABC分析法,强化管理者对于人的行为安全的重视,对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
1行为安全管理模式概述
1.1行为科学
应用自然科学进行观察,研究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的学科叫做行为科学,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影响人类行为的原因及变化规律,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行为中的积极与消极因素,调整人的行为,从而调动积极性,实现某种目标。行为科学中对于人行为的社会性与复杂性给予肯定,并提出以“人”作为中心研究问题,如常见的个体行为研究、动机和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研究和组织行为研究等,思考和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生活问题与环境问题[1]。
1.2行为安全管理模式
通过长时间探索,中国发现了众多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问题。有学者分析煤矿安全行为中出现的“百猴效应”[2],也有学者应用蚁群聚类算法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引发的安全事故进行探究。但是总体来说有关行为安全管理的研究还不成熟,众多煤矿企业在应用行为安全管理理论时仍存在重事故、轻隐患或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导致行为安全管理模式效果不佳。通过探索发现,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应用行为安全理论关键在于克服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促进安全习惯与安全意识的形成,通过分析影响人行为的刺激因素,制定实用性的安全管理机制,形成一套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管理人的行为,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全体员工的行为更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将行为安全管理贯穿于煤矿生产活动中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必要手段[2]。
2煤矿企业员工的行为安全管理
2.1安全关键行为的定义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关键行为是指所有不安全、危险的、可能造成煤矿事故发生的诱因。不安全行为是指已经造成事故或具有很大风险的人的`行为,包括发生事故概率较大的行为或事故发生后不利于减少损失的行为。煤矿企业管理人员与学者应当进一步了解煤矿生产实际状况,观察分析关键行为,探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什么是安全行为、什么是不安全行为”。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总结科学的管理经验,指导煤矿生产,促进安全水平上升。
2.2行为安全管理队伍
根据以往经验,煤矿企业中应当由煤矿企业领导、安全主管工作人员、煤矿一线生产班组长及岗位职工代表等组成成立一支行为安全管理(BBC)队伍,煤矿企业领导能够促进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与政策推行、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专业技能与丰富的经验指导工作、一线班组长以自身对煤矿的真实了解促进提高安全措施的实效性,综合各个方面改善煤矿安全管理。
2.3观察和总结人的行为
对煤矿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观察是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础,能够为安全管理提供最原始的资料。人的安全行为观察不应该停留在煤矿生产的某一环节中,而是贯穿于整个活动,根据观察结果指出生产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鼓励员工开展安全行为。观察和记录资料的过程中,应当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有针对性地观察与分析关键行为和不安全行为,简化工作,提高分析效率。
2.4ABC行为分析
所谓ABC行为分析指的是ActivatorBehaiorCons-equence,A表示前因,是一种行为的促进性因子,在行为出现之前激励人完成它。由于总是在行为之前的特点,可以应用其对行为进行引导;B表示行为,是一种可见的、可测量的活动,也就是执行任务的各种举动;C代表结果,是行为发生之后对环境造成改变的结果。在煤矿企业中,行为安全管理的刺激因子主要是企业安全教育手册、岗位操作说明、安全警示等;结果则是奖惩制度,也能够作为下一行为的激励因子,对于煤矿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强化效果。单一依靠结果对人员进行惩罚或奖励难以达到安全生产的效果,应当辅以科学的管理方式、安全氛围等。在对煤矿各个生产环节进行ABC安全行为分析期间,可以描述其中的不安全行为与行为人员,评判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设计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模式管理对策
3.1强化煤矿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是加强煤矿包括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各级、各类人员行为规范与养成的根本途径。安全生产教育是以树立和不断强化煤矿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为主要目的,安全生产培训是以不断提升各级、各类人员自身安全生产行为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二者相辅相成。所以,煤矿企业应当实行多样化、贴近各级各类人员实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特别是操作人员,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和保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者不断接收新的知识理论,应用科学的安全培训方法让员工从思想高度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实践角度了解与掌握工作岗位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危险程度、防范措施和发生危险之后要怎样自救等,增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牢牢遵守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应用结对和帮促制度,实现对班组管理和现场作业的全方位监督,找出其中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3.2做好煤矿企业生产现场管理
煤矿生产一线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者和负责人一定要定期监督生产一线,实时了解煤矿环境、岩石性质等,审查与修改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及时发现不足和缺陷,增加规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定期检修生产设备与仪器,重视关键环节。现场管理工作需要全体煤矿员工的配合,相互之间监督和观察,反馈个体行为、组织管理制度等,及时调整,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质量。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纠正、抑制现场作业人员的各类不安全行为。
3.3完善考核与奖惩机制
煤矿中的各个岗位应当做到权责分明、分层管理,生产活动必须规范与约束现场作业行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考核方法,加强对通风、运输、巷道等多个环节的安全管理。通过分解量化考核,将员工业务素质和安全行为与评定结果挂钩,通过科学的奖惩制度提升员工争优创先的热情,调动职工主动提高安全思想觉悟、强化安全行为的积极性,通过行为控制和创新性激励手段,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起到积极抑制不安全行为和主动引导安全行为养成的作用,避免相同的不安全行为反复发生。
4结语
行为安全模式在中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尚不成熟,将行为安全引进煤矿管理中是中国煤矿企业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探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引进ABC理念,通过科学管理与控制员工行为优化安全管理方法与体系,改善煤矿生产工作状态。
作者:杨克军 单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有限公司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6
1煤炭生产的情况
煤矿开采行业为高危行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煤矿企业管理者重视安全生产管理,采取了很多的对策,但结果不显著,没有在根源上解决问题,事故伤亡人数仍高居不下,煤矿事故发生死亡人数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占总安全事故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事故原因一方面是井下作业条件复杂、环境差,另一方面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人们对社会的传统认知、企业本身的文化与企业的管理方法都可以归为人为因素。
2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传统观念问题
传统观念在人心中往往根深蒂固,易影响人们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在煤炭行业已经宣传了很久,但是在实际生产时,企业为获得更大利益,管理层更重视扩大生产规模与高速生产,不重视安全问题,但发生事故时,企业管理者们总是先去追究责任人,事后不是吸取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而是很快地又投入高速生产中。
(2)安全培训问题
煤矿百分之九十五的煤矿是在地下作业,地下作业仍然是我国煤炭行业开采的主要作业模式,其生产条件比较恶劣,危险性大,这对员工的个人素质及应变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员工们上岗前、日常素质培训就显得更为重要。经过调查分析,发现不少员工没有进行岗前培训;有些企业有岗前培训,但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有的企业只是注重理论知识没有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这些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培训的意义;此外,现有的培训教育系统不能让员工真正的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及紧急防护措施,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使每位员工深入理解安全作业的重要性、提高警惕性,尽快融入实际的工作中去。
(3)安全管理机制问题
我国有的煤炭企业开发之初没有良好的系统规划,后续的管理也比较模糊。探其根本,是煤炭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有些具体问题的解释也很模糊;事故的处理上没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管理力度薄弱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管理层的分工不明确,导致发生事故时有人推卸或者逃避责任,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耽误事故发生后的最佳处理时间,对不同部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煤矿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其重要性
发生事故之后再去解决如同亡羊补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源上杜绝隐患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尽可能全面的预防危险以及建立完善的控制处理措施,消除危险才可以解决并且避免问题,对预防事故及事故发生后及时控制、处理事故起到较好的作用。
(1)提高工人自身素质与安全意识
工人上岗前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产上,让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预防危险以及发生危险后的紧急事件处理的重要性,提升员工个人素质,让“注意安全,关爱生命”在员工脑中根深蒂固,借各种文化活动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员工岗前培训后,要经常进行知识测评考量,做到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教育技能相结合,让安全作业融入他们的思想中,从身体本能反应及心理上都意识到安全作业、时刻记得安全的重要性,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
(2)加强安全监察力度
建立监督制度,要认清孰轻孰重,有重点、分主次。发挥煤矿井下生产安全的监督者——煤矿安全监察员的作用,监察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监督工人作业;同时要通过技能教育培训培养监察员,使其认真负责、熟悉各种规章制度与应急处理,业务能力强,能够处理、控制各类紧急事件。
(3)完善落实相关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建立一套针对性强、执行力强并且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制定后要严格执行。
(4)提高辨识危险源的能力
危险源辨识属于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危险的一种预知。提高危险源的辨识能力才能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无论是井下作业工人、监察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全员参与学习培训,通过救援演习来提升个人能力,通过演习后的全员交流,提高其辨识危险的能力。
4煤矿安全管理与安全高效生产的意义和作用
安全是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每个企业都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但是只有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下才能更高效的创造利益,企业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会在各项规章制度中加一些强制性的义务,会有员工应得的福利保障。生产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民主管理制度都是企业必需的制度,职工以这些制度作为日常工作中的规范与准则。完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也可保障每个职工的个人权益和应享有的福利待遇,是维护所有人共同利益必不可少的渠道,因此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兼具实用性、完善性以及科学性的管理方式的一种表现。
5结束语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煤矿企业所提倡的管理方法,“以人为本”也在现有的规章制度上得到体现。提高员工跟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等都是促使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强有力手段。企业应该将相关制度进行合理有效地实施,让每位员工都遵守规章制度,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心里认识到安全作业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杜绝违章与事故。如果一个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规范制度并且严格执行的话,无论是职工还是管理者都有与其对应的约束、责任,都会按照制度规范自己,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跟行事风格,绝不能为一时的利益不顾生命安全,让经济效益与安全得到双重保障。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7
1山西省煤炭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山西省的很多煤矿都是在地下作业,加上地形的影响,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顶板事故等频发,而且毫无节制的开采导致开采条件更加复杂化,也带来更多的安全问题。山西煤矿生产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煤矿周围自然环境差,地质结构复杂,这就容易造成灾害;b)矿井数量很多,但各自开采,导致矿井林立,生产能力分散且低下,对于煤炭资源的浪费严重;c)受山西省经济发展限制,机器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且安全设施并不合理;d)参与煤矿开采的工人都是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综合素质差。山西省很多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都是通过工作人员的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很容易受到管理者的自我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利于煤炭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1-2]。
2山西省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煤炭开采是一项高危作业,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中,总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设备落后、地质条件影响等都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容易引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1煤炭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因为煤矿产业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但是在山西省的很多地方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20世纪的生产总承包制,没有形成多元的企业结构,没有广泛地使用高新技术,依然保留着传统的、以生产经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方式,同时煤炭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形成逐层负责的机制,这就在整体上使山西省的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水平落后。
2.2开采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
山西省目前煤炭生产方面缺少专业的人员指导,因为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大多煤矿都是私人产业,由于经营者对于煤炭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很多工人都是外地来的打工者,他们在工作前都没有进行详细的员工培训,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同时,因为煤矿工人的上班时间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工作时间,平均时间都在10h~14h,在长时间的黑暗中工作并且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极易发生意外事故[3]。
2.3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中国对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以下的各省煤炭安全监察局,但是,各省内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体系就没有那么详细了。山西省内因为从事煤炭方面的工作者数量很多,并没有全面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体系,这就导致山西省内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工作不完善。同时,在山西省很多煤矿企业内部并没有达到国家对煤炭安全管理监察的标准,不能做到对于煤矿危险源的监控动态化、系统化,导致监察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
2.4灾害的认识及防范措施不足
近年,国家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注重对煤矿生产和经营者的.安全管理培训,煤矿工作人员及管理者的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由于近年开采煤矿的数量增多,但对地质资料不了解,使得开采难度增大了很多。同时,过分重视生产而忽视安全工作,导致发生地表坍塌、人员伤亡、瓦斯爆炸事故,这些事故都证明了山西省目前煤炭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健全[4]。
3对策分析
3.1建立煤矿生产过程人员管理电子监控系统
煤矿作业是一个很危险的工作,难免会有意外事故的发生。在一些矿井中,会存在隐瞒不报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煤炭安全管理部门提高现有的技术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监督、监察方法,加强对矿下工作人员的监测,同时重视工作人员的考勤系统,确保能够及时了解矿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情况。同时,可以安装RFID射频识别系统,加强对人、车、物等信息数据的采集,更好地监测矿井情况,引进新的技术尽可能做到对于矿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3.2引进新技术重视管理
不论何种行业,安全生产都是第一位,尤其在煤炭开采工作中,更要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安全观念、最长工作时间、最低薪酬标准等。在矿下工作,要做到人与机器的有效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工作效率。要想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实施,就需要加强操作人员作业的可靠性及机器的稳定性。同时,也要做到安全的物流管理,及时传递生产工序中的安全物品,从而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3应用信息技术远程实时监测危险源
为了更好地达到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就需要合理运用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及时收集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及时传送到煤炭安全管理中心,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同时,也要设计好传感器的灵敏度,做到提前预警,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5]。
3.4加快资源整合
山西省煤矿众多,这就吸引了很多投资商去开采煤矿,但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众多小煤矿进行资源整合:清理越层开采的小煤窑,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的小煤矿,大力惩治非法开采者。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整治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山西省煤矿资源整合,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做到安全管理。为了实现更快的资源整合、提高煤炭安全管理水平,应该关停不合法的小煤矿,同时加强大煤矿的国有化控制,淘汰落后的生产企业,从根本上提高山西省的煤炭安全生产条件[6]。
4结语
煤矿生产是一项复杂而有长久的工程,煤矿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矿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山西省作为中国的煤炭大省,在煤炭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尽可能提高山西省煤炭安全管理工作。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8
摘要:安全管理作为露天煤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露天煤矿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针对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目前,露天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较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我国露天煤矿开采安全状况
1.1自然环境
我国大陆多由小型地块汇聚组成,地块在汇聚的过程中会发生挤压、碰撞出现变形的情况,大大增加了煤矿开采的复杂性。近些年来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向我国大陆凸起,造成我国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煤矿开采过程中难度更大,容易发生瓦斯压力、地应力等问题,影响露天煤矿的发展。自然环境对煤矿开采具有直接影响,其难度系数制约煤矿的安全生产[1]。
1.2技术因素
我国大约27个省、自治区有煤矿,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在开采时往往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总体来说我国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较低,一些煤矿的机械化程度甚至不到50%,开采方式以井工开采为主,尽管生产效率较高,但开采安全无法保障。露天煤矿开采因其自身的特点导致易流失高素质人才,目前呈现人才匮乏的局面,不利于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3安全管理水平
只有在强有力的安全措施支撑下安全管理才能得以保障,许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大多数的事故都属于责任事故。露天煤矿缺乏高素质人才导致安全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人员的素质明显偏低。另外,煤矿企业技术手段较为落后,仍然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力不足,遏制不住重复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2健全露天煤矿安全保证体系
2.1完善安全规章制度
健全露天煤矿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就是要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秉承“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涉及露天煤矿安全管理的所有岗位都要建立相关的生产责任制,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以现有的露天煤矿安全管理为依托,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露天煤矿管理中的各个岗位都要签订生产责任状,使每个岗位和岗位人员都明确自身的职责,任务清晰,在整个煤矿企业都营造一个人人关注生产安全的环境。由于煤矿开采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项目,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种设备,而目前多数煤矿企业的设备都较为老化,不能顺应现代化煤矿开采的'需求,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大对煤矿开采设备的管理力度,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交叉作业,应事先做好相关的交叉作业规程,保证交叉作业完全符合安全管理规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
2.2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对于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应该贯彻于环境、工作待遇以及机构设置等方方面面,无论企业的规模和业务如何拓展,都不能削弱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力度。煤矿企业在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的同时,应该将一些具有责任心、勤奋、业务精湛的员工分配到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当中。健全安全管理结构,每个岗位都要配置专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员并设置相关科室。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煤矿生产环节进行抽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员的职能和作用,在煤矿企业内部打造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体系建设
露天煤矿作业人员较多,同时也涉及多个高新技术设备,因而需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软硬建设兼具,以日常培训为主要教育途径,还要结合脱产培训的方式,主要培训员工的薄弱环节。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教育能够长期的存在并发展,露天煤矿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聘请专业人员担任讲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建立安全生产培训基地,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全面提高整个露天煤矿企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此外,在煤矿企业内部还要形成极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多方参与到安全建设当中。在员工工作环境中设立多个宣传点和宣传标语,将安全教育深化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坚持安全生产主题不动摇。
3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3.1完善安全约束和激励机制
露天煤矿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约束和激励机制,定期对安全知识进行考察,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于考核成绩较差的员工则要给予惩罚。将岗位责任制纳入到日常的考核当中,充分调动每个岗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取消评优评先的资格。通过多种安全约束和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积极置身于露天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
3.2建立群防群治机制
充分调动企业党委负责部门,联合企业的员工互相监督,纪检抓生产效能监察以及工会抓群监网等多个主体,建立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各个组织和部门领导要深抓安全生产的主线,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开展多项安全生产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联动氛围。
3.3建立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机制
传统的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现状,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模式。对此,要在露天煤矿企业内部做好相关的风险预控,判定企业中影响安全生产的潜在因素,加强对安全生产控制点和责任岗位的监管力度。大范围地向员工普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全面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提高露天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4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
除上述措施外,为了更好地提高露天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还要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力度。无论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如何,都不能克扣企业设备更新改造的资金,保证企业设备能够满足基本的开采需求,做到专款专用,并指定专门的人员进行资金管理。企业要加强科技兴安战略,加大对新科技的引入力度,提高露天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防护的技术含量。通过多种途径坚决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分级管理,及时调整和完善企业内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管理制度,即便是在整改期间也要保证安全事故的防范力度。整改结束后,上一级部门需要检查和验收,满足生产标准后才能开展开采工作,在露天煤矿企业内部形成检查、整改、复查、考核的管理模式,切实保证开采人员处在一个安全施工的环境当中,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5应急救援措施
露天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即便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很难完全保证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应急救援措施,以应对一些意外事故。首先,应该完善露天煤矿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抢险救灾,及时恢复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降低因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次,要加强预防和预警工作。各个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抓住露天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制定对应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将应急措施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上。再次,要对安全事故进行应急响应,争取做到事故的可控性,将不同事故按级别进行分类,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启动响应的应急预案。最后,要及时进行信息发布,通过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让大众了解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同时,还要对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避免在类似的活动中再次发生意外,做好应急救援工作[3]。
6结语
我国煤矿开采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有些露天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较低,管理模式落后,员工素质偏低,难以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因此露天煤矿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煤矿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兰波.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xx,22(20):60-61.
[2]张拽.露天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xx,(19):518-520.
[3]张富祥.露天煤矿中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与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xx(12):149-150.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9
煤炭资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近些年来随着煤矿产业的不断发展,其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安全事故,且事故越来越严重。虽然在经济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的前提下,生产所需要的安全设备和安全技术都有了全面的改善和提升,但仍无法避免一些生产事故的发生。所以要想做好煤矿安全管理的防控工作,仅从硬件条件出发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改善,以最大程度减少我国的煤矿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紧抓安全管理制度是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客观途径
目前煤矿的安全管理当中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对其予以重视。煤矿企业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自身矿场的实际要求制定出合理有效、科学严谨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这是煤矿安全管理防控的客观途径。在完善制度时,应该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①要全面地分析现状,从团队的角度动员全员共同参与,避免个人片面、孤立的想法影响正常工作[1]。在具体工作当中可以成立安全制度管理小组,负责对安全制度的编写和监督工作。②在确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时,应该重视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突出重点防控,区分主次,在保证制度完整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工作,将制度中的重点突出强化,还要考虑各个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③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要立足于自身矿场的实际,切勿天马行空,任意设置,要体现出一定的建设性和超前性。④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保证制度能够顺利实施,建立适当的制度修改方案,对因为各种原因而失效的制度,应该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从客观方面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2重视员工的培训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观途径
人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从人的主观意识出发,提高人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主观途径。对煤矿产业来说,应该重视对集团内部所有员工的培训管理。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可以根据煤矿自身的规模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内容上,应该主要抓住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职业技能的培训,另一个是对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从职业技能来说,要重点对相关人员在煤矿生产当中用到的技术进行系统培训,使其熟悉相关的操作流程。对于一些从事特种作业的工作人员,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作业资格,且持证上岗[2]。在安全生产意识方面,主要是向煤矿生产人员讲授安全生产知识,强化安全生产,可以采用宣传片或组织演讲等形式。此外,在培训过程中,要和煤矿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如今,很多矿场内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其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有的甚至大字不识一个,所以在对他们进行培训时,最好不要采用文字教育的`形式,建议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安全培训,以多样的培训方法提升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这是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观途径。
3提高安全技术的投入是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根本途径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好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是从内部管理方面紧抓,另一方面就是从外部硬件条件着手。因为各种安全设备和各种技术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所以煤矿企业应该在自身实际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先进的设备开展工作。选择哪一种安全生产技术决定了采用哪一种安全投入方式,采用哪一种安全生产设备决定了拥有怎样的安全生产状况。在煤矿产业正常工作时,要准备好必需的专项技术改善资金,要积极引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能够帮助职工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3]。此外,要加大安全管理投入,改善矿井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为所有矿下作业的员工都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避免他们在正常作业中出现恐惧心理,降低错误操作的发生率,进而减少安全事故。退一步而言,即便是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不安全因素,这些设备也能够最大程度减轻事故对相关人员造成的影响,进而降低事故的伤亡人数,这对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
4结语
煤矿产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其安全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所以在进行安全管理时,不能依靠简单单一的方法,也不能单靠一时之力。研究煤矿安全管理的防控途径,应该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问题。从安全管理的主观和客观出发,研究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还要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技术革新,更新设备,为煤矿生产提供必要的保障,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0
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管理探讨
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
(1)利用传感器信息装置将检测到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可以依据运行情况对其进行诊断,当出现问题时会及时的对其进行预报且显示问题所在原因。
(2)电信号必须通过显示设备将其作业状况完整的显示出来,然后转化为可控的传输信号,对其实时掌握。
(3)通过预先设置好的接收方式对信号进行接收,通常情况下,采取分站接收然后复用信息将其传输在主站上加以显示。对于分站来讲,它必须将接收到的信息加以整合、分类,对简单数据进行校验,防止不准确信息被利用,这样不仅仅会造成一定损失,且会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所以在进行传输主站前,必须对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
(4)电源箱是确保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交流电源,它能确保在临时停电的基础上让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的运行,维持正常的基本用电量且供电量大于二小时的蓄电量。
(5)主站在接收信号的同时,要对其信号进行及时的处理。传输接口在确保接收信号后,要再次将主站整理好的信息传输至相应分站。从某种角度上而言,传输接收器具备了分站与总站相互传输信号及自动检验、调节等功能,所以使用过程中不容忽视。
(6)主体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要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掌控,主机的主要作用是联网、控制输出打印、控制输出、人机的对话、声光的报警、显示、磁盘的存储、统计数据、判别报警、校正、接收检测的信号等。
1.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作用
第一,通风及瓦斯监控,也就是监测局部的通风机停开(特别重要)、风筒的状态、风门的状态、馈电的状态、风压、风速以及甲烷的浓度等。一旦局部的通风机掘进巷道出现停风状况或出现停止运行现象时或瓦斯出现超限时,相应的煤矿其安全监控的系统就会自动切断各自区域电源,同时闭锁与报警,这一措施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规避与降低了因电气设备违章作业或失爆、或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危险温度或电火花导致瓦斯爆炸的发生率;
(2)规避与降低了运、掘、采等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因危险温度或摩擦碰撞出火花而导致的瓦斯爆炸的发生率;
(3)可以起到提醒作用,督促生产的调度员、领导及时把工作人员安置到安全位置;
(4)督促生产的调度员、领导及时处理好事故的安全隐患,提前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二,瓦斯抽放系统的监控。
(1)监测抽放管路里阀门开度、温度、压力、流量、甲烷的浓度以及一氧化碳浓度等各管道的参数;
(2)对瓦斯抽放泵站室里甲烷的浓度以及井下临时的抽放瓦斯泵站其下风侧的栅栏外的甲烷浓度环境参数进行监测;
(3)对抽放泵轴温、抽放泵的真空度以及电机温度等进行监测;
(4)监测冷却水池的水位、水温以及水压与水量等供水的.参数;
(5)监测功率因素、电压、电流等供电的参数;
(6)对供气管道其供气阀的开度、流量、甲烷的浓度、温度、正压等供气的参数进行监测;
(7)监测密封的水温、密封的水位、罐内其甲烷的浓度、罐压和罐高等储气罐的参数;
(8)对瓦斯抽放供水、阀门、泵等状态进行监测;
(9)对瓦斯抽放纯瓦斯量和混合量进行监测;
(10)对瓦斯抽放阀门与泵进行控制。第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的对火灾进行实时监控,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及火灾过程中烟雾、二氧化碳的浓度及温差变化,这样就能有效的控制火情,降低风险的蔓延、扩大。第四,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的对瓦斯做出预警报警信息,从而将瓦斯所处的地质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防治风险发生的预警能力。第五,针对往期事故的发生要对其进行调研,依据事故发生原因进行经验总结,这样不仅仅能够为其提供参考依据,更能为日后同类事故的发生提供预防预警的作用,所以针对每次煤矿事故的发生都要进行系统检测。
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管理的应用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电子技术及信息软件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KJ90、KJ95、KJ101、KJF20xx、KJ4/KJF20xx以及KJG20xx等,同时还有WEBGIS、MSNM煤矿安全数字化与综合化的网络监测的管理体系,这些系统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对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预警报警装置通过工作站连续作业的方式,监测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运行情况,监控系统能有效的监测该煤矿的瓦斯含量及是否正常运行,当出现问题时,监测系统可以及时预警报警且自动断电停止作业活动,确保整个煤矿作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如此,监控系统还能有效的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将数据进行传输,通过调度室的计算机显示就能够清晰的掌握煤矿运作情况。这样在发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的加以解决,避免不必要损失的出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监控系统的监测速度以及准确性都有所提高。利用微处理技术、专业的技术标准、建立统一先进的管网系统,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全覆盖,进一步实现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及安全控制管理。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不仅仅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加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作为系统的监管人员要定期对监控系统进行检查更新,确保每个作业环节都能有效的被监控,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加以解决,真正意义上推动煤矿行业的建设发展。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1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问题
煤矿机电管理中管理制度往往流于形式,谈不上有效实行和管理。特别是一些煤矿自身管理人员往往在实际生产中忽视规章制度,同时,安全检查力度不够,通常为被动型检查和监督。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存在老化情况,设备比较陈旧,忽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没有在固定时间内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更新和检查,更新后型号不一致。煤矿生产中,职工专业素质和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容易出现工作上的失误,在技术上达不到标准,专业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等,这些问题都会造成煤矿机电管理和生产作业的安全隐患。
2煤矿机电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目前,一部分设备应用了较为现代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但没有形成普遍的趋势。煤矿机电设备的程序化进程和智能化有一定的应用,对于安全生产中的监控技术实现了普及,提高了井下工作的安全。不过,目前的安全监控设备只是满足煤矿最基本的要求,监控和管理方面的技术,还有待于提高,对监控的利用程度还很低,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煤矿机电技术的未来趋势是电气智能化发展,运用电气智能化技术,保障煤矿的开采能够可靠和安全。同时,煤矿机电一体化也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在煤矿机电一体化中还应有通信功能的辅助,有利于对煤矿机电系统网络的管理和控制。
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合理应用和现场运行管理
首先要强化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对煤矿工作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统一、标准化的组织。制定有关标准化实施的具体章程和管理内收稿日期:20xx-03-17作者简介:靳永清(1966-),男,工程师,现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横山魏墙煤业有限公司工作。容,主要对质量把关,对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对机电设备的机房和机道等要严格管理。此外,还可通过对煤矿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进行有奖问答,举办一些知识讲座,使煤矿职工都能提高对管理标准化的认识,使管理工作有效推进并顺利开展下去。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首先,要对变电站有关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的机电设备都能正常工作。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要做好设备安装规范和要求,保证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其次,机电设备在运行管理中要保证运行条件正常,使煤矿生产和管理能够有效进行;再次,要对机电设备做统一规范的`检查工作,使机电设备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地与安全检查部门密切联系,通过积极合作,排查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减少机电设备故障等情况对煤矿生产和经营的负面影响。此外,要对煤矿机电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提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水平。使机电技术管理人员能够解决机电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和检验严格把关,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煤矿的安全生产作业。需要注意的是,要对机电设备的生产厂商进行调查,要对其产品是否合格做出检验和检查,选择型号和配件都匹配的机电设备,对机电设备的合格证以及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一些变压器以及电气等插件要通过实验室测验,只有在确定完成合格之后才可进入煤矿。
4结束语
煤矿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中之重,要保证煤矿企业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要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进行有效控制,使机电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于煤矿生产作业中,保证煤矿生产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更好的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2
摘要: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煤矿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科技的进步使煤矿生产开始步入机械自动化的时代,这种情况下对机电设备的需求数量就相应的增加了,但因为机电设备导致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需要我们对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使用的安全性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阐述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说明。
关键词: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安全生产;应用
引言
煤矿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刺激了该行业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需求,但是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对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是一个不小的的挑战,在国内外造成的影响极坏。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问题已然成为制约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的'瓶颈,因此,加强煤矿企业的机电技术安全管理迫在眉睫。只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实现了,煤矿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才能得到保障,企业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意识淡薄,监管不到位,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矿企业把目光更多的投入到经济利润上面,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不够关注,更有甚者为了能够节约经营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削减了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严重影响了机电设备正常的日常管理工作。因为缺乏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意识,工作中没有遵守国家相关的规定,管理只是做做表面功夫,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未落到实处。工作人员都将精力集中在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预防工作上,忽略了对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排查,所以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制约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
2、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受过系统管理知识教育的专业人才比较少,多数都是经过短期培训的一线技术工人,他们文化水平低,管理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往往不按规定进行检查。此外,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工作条件艰苦,施工环境相对恶劣,很难长时间的留住人员,人员流动性大,以廉价劳动力居多,这些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文化知识基础差,管理经验更是缺乏,而且新进人员对机电设备的操作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导致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跟不上,极易产生安全事故,这样会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受资金条件的限制,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
先进的现代化机电设备是煤矿企业产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但现在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矿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机电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机电设备长时间使用老化严重,有时候企业为了提高产量而超负荷的使用机电设备,缩短了设备的寿命,损害了它的性能,陈旧的设备的使用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没有得到企业管理的重视,使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提高了。
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意识要进一步加强,领导首先要重视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将管理部门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从事机电设备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按期进行实地检查,及时获悉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机电设备的购买、安装、维护都执行标准化处理流程,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严格把控生产的各个流程。采用一定的奖惩机制,对于不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的管理人员严惩不贷。引进机电设备监测系统,对各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有利于改善煤矿行业的作业环境,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保障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相关培训,提升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要想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加强现有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员工专业素质的提升上面花大功夫,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素质参差不齐,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让每个管理人员都掌握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规范操作流程,向员工灌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进行机电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还要更多引进技术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为了提升对煤矿安全事故的防范力度,必须加大对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经验,创造良好的煤矿生产工作环境。加大机电设备安全投入资金是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生产前期做项目预算时就要预留出足够的机电设备购置和维修保养费用。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对老化严重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极大的损失,所以如何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问题。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会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对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而且机电技术管理的好坏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我们要强化工作人员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大对机电设备管理的资金投入,做好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保证机电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只有企业生产的安全性提高了,煤矿企业才能实现长足的发展。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3
1.加强观念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思想境界
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矿安全文化需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同时需要树立自我保护、防患未然等意识。安全文化的培养,要从思想观念转变着手,更要从陈旧的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法来思考。因此,把“文化”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灵魂,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突出“安全”主题,不断丰富和提升安全文化,构建起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为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煤矿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安全活动时间,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为安全文化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进行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在全矿职工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把“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宣言作为安全思想的主旋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2.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行为既是观念的反映,同时又作用于和改变观念。煤矿企业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 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指挥、掌握必需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对于煤矿这种特殊的行业,人的素质决定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人的素质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必须不断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培训。煤矿企业在安全教育方面,有非常优秀的安全教育模式,如三级安全教育、班组建设、7s管理等,只要在安全培训中牢固树立“安全是职工最大的幸福”的思想,就能达到全面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知识的目的。在技术培训上,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和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 对特殊工种和新分职工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进行安全培训,务必使全体员工实现“干标准活、干放心活”的'技能要求。
3.加强管理文化建设,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将加强人的管理贯穿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抓好管理机制建设,使安全管理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就必须从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科学地制订管理制度和部门规章入手。同时,管理文化建设还包括行政手段的改善和合理化、经济手段的建立与强化等。对煤矿企业来说建立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重中之重,主要有: 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安全检查拉网制、安全隐患排查制、安全生产联责制等。真正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管理,凡事有监督考核,凡事有奖有罚。
4.加强物态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物质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安全环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和保障,先进的技术装备是营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避免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煤矿必须坚持科技兴矿的原则,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煤矿的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和安全技术装备,同时注意作业场所、作业环境的清理和整顿,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实现,为从根本上改善作业环境,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4
1行为安全理论
行为安全,也被称作是BBS,主要就是在行为分析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基于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所形成的一种安全管理方式,通过在工作过程中,严格的按照观察到纠正,再观察到再纠正的模式开展安全指导工作,通过工作开展,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发现和纠正,培养人的良好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从而促使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提高整个组织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行为安全理论是当前煤矿开展安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的指导研究理论,能够使用这种管理理论主要就是人的行为是可以进行管理,通过管理实践能够降低人的不安全影响行为和影响效果,使得人的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2行为安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行为安全理论是指导我国煤矿企业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一种指导理论和重要依据,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确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我简单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研究。
2.1成立行为安全领导小组
在行为安全理论开展实践指导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其实施流程进行执行,这样才能够保证行为安全理论的顺利应用,就必须要成立行为安全领导小组,在小组内部对开展行为安全活动所必须的角色和成员进行定位和分配,将有关整个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活动开展的有关领导人员纳入到行为安全领导小组中,才能够保证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各个岗位代表通过对具体的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准确划分,能够促进这些相关人员融入到行为安全过程中。
2.2确定关键行为
煤矿行为安全领导小组确定后,对其各自权责范围内可能发生了煤矿安全事故加以准确地认识和了解,通过对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进行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对煤矿经营过程中,不安全行为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总结,能够有效确定整个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不安全行为,比如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整改不力、管理混乱、违规建设、非法操作、违章违规生产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不安全行为。
2.3挑选和培训观察人员
在行为安全领导小组和关键不安全行为确定后,就需要选择适合的观察人员,因为在整个行为安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观察人员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整个安全管理过程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和结果之上,通过观察人员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相对准确地判断出什么类型的行为是安全行为,什么类型的行为属于不安全行为,这样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就可以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2.4行为观察和收集数据
在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过程中,需要对有关安全行为管理活动开展的原始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整个过程中就需要对煤矿工人的生产和工作行为进行一定的观察和了解认识,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各个方面都需要加以认识和了解,对于煤矿工人出现的不安全影响行为,需要对其不安全行为加以指出,这样才能够保证所获取的数据是准确的,才能够在行为安全理论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真正对影响安全行为观察和研究的重点做好分析探讨。
2.5安全行为交流和信息反馈
在和煤矿工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对煤矿工人存在的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进行划分,各级领导再通过行为安全领导小组统一制定的安全行为管理制度以及要求等进行通报,从而各级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做好安全行为管理,积极响应上级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高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效率。
3行为安全理论指导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3.1加强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要想提高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就必须要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够从内心就认识到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计划,在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开展,重视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指导。
3.2重视行为观察和信息反馈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行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必须要全体煤矿工人都积极的参与到行为安全管理活动中,通过公告板、会议、企业内网等途径进行行为安全监督和管理,针对发生率较高的不安全影响行为,能够及时开展拓展训练,对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行为意识,指导其开展安全工作有着重要作用。
3.3建立健全的考核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的激励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要想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一方面能够从思想上提高员工对于行为安全管理的认识,使得员工自发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对自身的安全行为管理监督,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安全,保证了煤矿工人的安全价值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价值相统一。
3.4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煤矿企业要想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行,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将安全管理和企业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企业安全文化,这样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能够让煤矿工人不断改善自身的安全行为,实现了煤矿企业的前面管理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效率。
4结语
行为安全理论是一个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在行为安全理论的指导下,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影响因素加以准确地分辨、度量和理解,通过认识不安全行为,进一步改变自身的行为,不断健全安全行为管理活动,在实际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同时通过企业领导的扶持,营造了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使得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5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是企业得以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安全生产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从每年一度的全国安全事故调查中可以看出,煤矿作为高危行业,煤矿企业的人员伤亡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企业,人员伤亡数字触目惊心,给国家、社会、企业及遇难家属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人们的幸福安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国家专门立法确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不管何时、何地,安全生产都应摆在第一位、重中之重的位置,任何人员都不能在违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作业,任何事一旦与安全起冲突都要优先保证安全,只有安全,才有生产,只有安全生产,才有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不只是人身安全,还包括场地、设备安全及周围建筑物等的安全,这对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影响,如果人员、场地、设备或建筑物出现安全问题,那轻则企业停业整顿、赔钱处理事故,重则会导致企业破产。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就需要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遵守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将安全摆在第一位,敢于对不安全情况说“不”,切实做到安全先行,生产保障,让企业的员工都能了解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生产作业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2新疆顺通煤矿企业简介
矿井20xx年列入《自治区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改扩建矿井,矿井建设规模为30万t/a,20xx年8月批准开工建设,20xx年吉木萨尔县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方案确定,顺通煤矿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建成年产90万t矿井。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分别为主斜井承担煤炭运输任务;副斜井承担人员上下及材料运输、其他辅助运输任务;回风斜井承担矿井回风任务。矿井提升运输系统副井采用绞车提升,主井采用双驱动变频控制皮带提升。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2156.04m3/min,总回风2173.44m3/min,W115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配风1303.8m3/min。矿井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备用电源引自水溪沟变电所,另一路主供电源引自新地乡变电所。
3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在过去,顺通煤矿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开采占主要部分,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顺通煤矿不断开采新矿,年产量不断提高,因此顺通煤矿招收了大量的采煤生产人员,但由于人工开采煤炭资源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而且采煤环境差,因此招收的采煤生产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采煤的安全技能知道的也较少,煤矿采煤生产人员为了生产任务和利益往往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2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较弱
顺通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设施尚不够完善,对瓦斯、突水、井涌、煤火探测等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和通风、机电、采矿、地勘、测绘等特殊作业的年轻技术人员急需锻炼提高,这样不利于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3安全管理方式和水平都较低
顺通煤矿安全管理方式和水平相对低,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而且顺通煤矿的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太熟悉,理解不够深刻,在安全事故预防方面做得不到位,这就导致了很多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另外,顺通煤矿的安全管理方式有待提高,对于一线采煤人员的意见或者提出的问题应当重视,通过调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处理,从而使安全隐患减少。
4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4.1对员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新疆顺通煤矿管理层要成立安全教育培训小组,专门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同时要建立设备齐全的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聘请专业的安全教员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另外还可以制定安全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进行考核,以便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总之要想尽办法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4.2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由于煤矿矿井本身的安全性就比较低,瓦斯、突水、煤炭自燃等自然灾害无法避免,煤炭开采过程中危险性极大,因此要想办法降低煤炭开采危险性。顺通煤矿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要通过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安全生产装备的投入使用,以便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4.3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顺通煤矿要想要想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转变现有的`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要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里,积极整治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发动群众,让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中来,多倾听一线员工的声音,让经验丰富的一线员工共同制定符合新疆顺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全体员工一起努力建设安全生产模范煤矿。
参考文献:
[1]蔡士松.小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06):67.
[2]张兰,许江,张延松.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矿业安全与环保,20xx,(06):89-92.
[3]贺亮.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xx.
[4]徐阳.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xx,(06):229-232.
[5]姚鑫.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困惑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xx.
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经典】
硕士论文撰写要求及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热门)
[实用]工程造价管理论文15篇
[集合]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物资管理论文[精选15篇]
物资管理论文15篇(精)
(热门)物资管理论文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