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实用](第20页)

本文共计4061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重视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

  员工培训不单单是对基层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也应该对上级领导进行培训工作。管理者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会让下层员工疏于管理。这种不严格的管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就会放松警惕性,在出现突发事故时受到的危害就会加大。因此要加强对上级管理者的培训工作,增加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储备,以应对突发事件能够帮助下层员工做好急救措施。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级管理者相互之间交流经验、上培训班以及参加各种活动来增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管理者的知识储备应该大于基层员工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4.注重安全“软”文化建设

  虽说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煤矿生产是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大量的案例表明,安全意识淡薄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对此,安全培训工作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现有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基础上,以安全培训为抓手,增加职工的全面素质教育,同时注重安全“软”文化建设,培养干部及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感,提升职工安全意识,打造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以人为本”、“生命至尊”的本质安全理念,实现安全思想从“为企业”、“为领导”、“为别人”到“为了我”、“为家庭”、“为企业”的转变,共享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5.共同努力做好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针对的是要培训的员工,这个过程不仅仅需要培训工作人员的努力,同样需要各级参加培训的员工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共同做好培训工作。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应该积极配合培训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相关的知识,以避免在实际操作业务中出现问题,给自身甚至其他员工造成困扰甚至危及生命的事情。员工还应该把培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果在工作中不充分应用所学,那么培训工作就发挥不了的作用,培训的精力也就浪费了,不仅如此,还会给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所以工作者在培训后应该贯彻培训的知识,将其体现在工作的各个环节。6.有针对性的培训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就是基础性的安全知识培训。如果是老员工就应该展开持续性的培训工作,不定期的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让老员工在工作中注意安全防范工作。员工换岗,对新的生产设备和环境并不了解,同样也应该加强培训。培训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以减少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提高培训的效率。另外,针对不同员工的性格和能力,有针对性的培训后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这些都是有必要的。

  四、结语

  煤矿安全培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煤矿生产既要保证企业的发展,又要注重员工的工作安全。社会生产力在不断的提升,更多的技术设备将应用到煤矿生产过程中,新能源的改进也将减少对煤炭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的煤炭开采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科学化的管理和员工的培训是促进企业安全经营的必要过程。煤矿企业要增强对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燕龙.论瑞能煤矿“1263”安全管理模式创新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xx,42(3):186-188.

  [2]蹇云亭.南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探讨[J].化工管理,20xx(16):108-109.

  [3]吴大明.煤矿安全隐患概念辨析与双重预防机制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20xx,43(9):112-115+137.

  [4]赵晓东,顾建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xx(19):92-93.

  [5]杨佳丽.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xx.

  [6]梁清.煤矿瓦斯爆炸险兆事件组合干预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xx.

  [7]楚续品.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xx.

  [8]王献辉.SD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xx.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5

  摘要:为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有体系但不精细,有架构但有缺位,有制度但有缺失,有职责但不清晰”等问题,提出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建立原则与构成要素,研究建立以总工程师为核心,以集团、子(分)公司、煤矿3个层级为重点,以各层级总工程师、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总工程师直管技术部门、业务联系部门、行政配合部门为支撑的“135”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架构,明确了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职责划分,并从组织领导、人力资源建设、资金保障、业务培训、标准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构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可为促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