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论文(第21页)
本文共计5849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2完善监理系统
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最为核心的制度措施即为建筑工程监理制度,这也是整体工程管理之中最核心关键的制度措施。作为对整体施工项目委托监管的工程监理人员而言,应当针对整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完成情况,做到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这也就对建设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施工环节当中,选取出最佳的施工监理队伍,例如:聘请信誉好、知名度高、水平能力强的监理人员针对整体工程的各项重要环节开展监理工作,促使整体建筑的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发挥相关的监理职能作用之时,相关的监理单位要能够明确的依据相关法规制度开展监理工作。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方甚至是全社会负责,在开展监理工作的过程当中要依据合同内容妥善履行自身职责,不断完善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在材料入场之前,相关的人员便需要对其开展抽样检测,以免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性。
2.3重视核算工作
加强对于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即需要做好核算工作,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为了促使工程核算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应当针对工程项目采取科学化的管理,进一步的完善相应的核算系统,并需要将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范畴;针对已经竣工的工程,要加强对于剩余资金的及时转出,促使余下资金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应用,并保障整体工程的核算质量水平;在开展施工质量核算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以及会审工作,而后对原材料以及各类半成品的质量加强监控手段,并就其规格与性能予以明确的核查,切实把好质量关,依据原先规定的施工流程开展合理化的施工作业,最终监理人员要针对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予以评价,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措施,以确保对工程管理与核算质量的有效保障。
2.4加强施工管理
相关的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先需针对质量管理体系采取全面、科学、合理性的目标制定,例如对其予以具体的细化规定,其中可明确制定出相应的制度规范,即:单项工程交底技术、质量责任制度、施工现场会议制度以及绩效奖惩制度等。通常可采取竞聘方式组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队伍,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素质均能够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以期能够更好的围绕一线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工程材料等内容开展质量监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对各个施工人员予以明确的施工任务内容划定,促使其施工职责能够得以明确,同时开展相关的业绩考核措施,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或惩罚,借此来实现对于施工人员的有效激励,以促使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能够得以显著的提升。此外,还可定期组织骨干施工人员开展专业能力培训活动,来实现对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升级、改进,借此来实现对于施工技术的革新发展,以期能够更为有效的满足于不断发展的施工技术新要求。
3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工程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只有保障良好工程管理水平才有可能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高水平、高质量完成。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的日常施工过程当中所包含的管理内容越来越多,这就迫使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必须要不断提升,推动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尽可能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标准的完成建筑工程,从而使得建筑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世凯.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6).
[2]李玏,马鑫.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J].价值工程,20xx,(12).
[3]王年生.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探讨[J].科技传播,20xx,(18).
[4]陈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5).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论文(第21页)13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但其在快速发展的同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进而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