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15篇[优选](第10页)

本文共计316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建立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体系。我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下设立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中心,在市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中设立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专任教师岗位,辐射乡镇点校,开展巡回指导。

  4.开展特殊教育督导评估。保障经费投入、教师待遇、工作机制等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5.成立海南省工读学校。依托工读学校,接收情绪行为问题学生,拓展特殊教育覆盖面。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8

  一、我校文明礼仪教育现状

  根据我校实际,我校课题组成员于20xx年11月9日,对1—6年级50%的学生进行了“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调查问卷”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在校园文明礼仪方面,学生在学校看到老师,有83%的学生会主动问好,基本上形成常规;在同学之间相处时,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只有23%的学生不能做到使用礼貌用语;但是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原谅他人,例如,有人不小心打了你,你会怎么做?只有35%的学生表示不会介意;当遇到同学之间打架时,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劝解或告诉老师,只有少数学生事不关己。平时在楼道内,保持安静的只占64%,上课铃响,做好上课准备的有70%,学生礼仪表现突出的方面,得益于学校的日常教育。但我们也看到了学生礼仪的缺失,比如,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原谅他人,在学校生活中因礼貌问题引起小纠纷而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同学不能做好课前准备。在食堂礼仪方面,80%的学生会自觉排队,不喜欢吃的饭菜随便乱丢乱扔的有23%;会自觉让座的只有44%,认真吃饭的只有60%。寄宿制学生的宿舍礼仪我们觉得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大多数生活时间在校园,宿舍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在个人卫生方面早晚刷牙、大小便后主动冲水的习惯,70%的学生能做到;公共卫生方面,在宿舍吃东西,果皮、包装袋仍有28%的同学会乱扔;与人交往方面,回家带来的食物46%的同学不会与同宿舍同学分享;同宿舍同学生病或受伤33%的学生不能及时报告老师。从学生家庭文明礼仪的调查数据看,了解父母生日的学生只有34%;有58%的学生能做到文明待客,有62%的学生在家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有54%的学生能在和父母说话时使用礼貌用语,有76%的'学生能在爷爷奶奶生病时主动看望,离家或回家主动告诉父母的有78%;会主动盛饭给父母的只有49%,不顶撞父母的只有31%。

  二、原因分析

  从上述几项数据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仍旧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家庭平时对学生礼仪方面的教育不够。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很多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文化素质不高,对学生教育不到位,学生在校接受的礼仪教育回家两天回来有的又恢复原样。有的家长认为,礼仪是无关大雅的小节,孩子长大了会自然懂得,甚至个别家长还认为自己的孩子礼让会被别的孩子欺负。

  (二)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不重视。小学生的思想还未成熟,对文明礼仪不够重视,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也不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有的同学不知道正确的礼仪是什么,更无法谈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了。而且在调查中发现,年龄越大的学生文明礼仪方面的缺失更严重,不是他们不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开始出现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碍,好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才是个性的展现。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部分学生不约束自己很容易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具有反复现象和反弹现象。我校是寄宿制学校,由于小孩子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礼仪表现也具有时好时坏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但就是不能始终如一的坚持。礼貌用语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交流,学生对他所尊敬和佩服的人运用文明礼仪比较情愿、自觉;而对于其他人就会相应减少其使用礼貌用语的热情,因此高年级学生礼貌用语开始出现心理障碍的苗头,表现为见了熟人或生人不好意思说,远不如低年级学生的大方自如。

  三、方法和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课题组拟采用以下方法和对策,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1、成立文明礼仪领导小组、教研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