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论文15篇(推荐)(第21页)
本文共计4153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2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控制
在土木工程施工前期,建设单位应对采购部管理人员加强管理,运用相应的规章制度,使采购人员增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重视程度。采购人员对采购施工材料应做到以下两点要求:第一,采购人员在采购施工材料时,应提前进入建筑市场,从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进行货物对比,并根据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在材料价格等同的情况下,采购人员应选择材料质量较高的生产产家。同时,采购人员将施工材料运输进现场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对每一份施工材料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管,淘汰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并严禁其他施工人员带入施工现场。第二,施工材料进入现场后,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将施工材料合理安放并保存,避免施工材料因存放不当,质量降低,给建设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建筑材料在施工现场入库后,现场人员应安排工作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记录,确保材料的数量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2]。
4.3改进施工管理技术手段
现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是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其项目管理人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一旦遇到施工质量不合格时,现场技术人员与监理人员应及时指出问题,并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改进。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忽视对现场周围环境的勘查,将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施工问题。例如,由于施工处地理环境较差,无法进行桩机架设,钢护筒无法埋设,导致施工现场无法着手施工工作,只能与建筑项目部沟通交流,并通过跟设计院进行对接,通过改用phc管桩进行施工,避免施工进度延缓。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不允许其擅自更改工程工序,在工程完工时,保证对工程质量完成验收工作。在完成施工后,施工人员要对施工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
5结论
本文简要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忽视现场管理、建设单位缺乏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施工安全存在隐患,探究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控制,提高施工管理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冯志达.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发展和改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23(35):254-254.
【2】高超.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发展和改进[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2(22):24-25.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论文14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行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是以管理体制为管理依据的,如果体制不健全,将导致工程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对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削减,将管理人员安排到其他的职位或者身兼数职。长期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员工的积极性受到阻碍,在管理过程中工作落实不到实处,工作指示停留在表面,没有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
2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1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偏短。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都是在距离施工期较短的时间才开始准备前期工作。因此,前期的准备时间不充足。此外,聘用人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偏低,在聘用之后也并没有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导致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技能不到位,对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问题。
2施工材料不合格。在建筑行业中材料采购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对建筑行业所需的材料要求不了解。在采购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节省成本,会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原材料。因此,原材料的规格和质量不能达标,最终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3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需要发挥监理的职责。项目监理的职责是要协调好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进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三者是一种相互关联和控制的关系。为了确保整个工程项目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监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处理不好之中的一个目标关系,就会对整个造价工作产生影响,失去对整个造价的监控,进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产生影响。在项目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伴随的必然是资金的运作,而监理工程师不能忽略技术和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了正确地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控制目标的实际控制。这种控制不是单一方面,需要加强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措施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