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文【优秀15篇】(第19页)
本文共计337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管理学教学的局限性
1.课程的开展缺乏针对性。一般高校设置课程,既有综合性课程,也有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的专业课。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所以会开展不同的课程。但是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课,许多专业的同学都要学习,但是它在不同的专业所占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设置课程时,要以专业对管理学的需求程度为前提,来设置管理学课程的多少。但是许多高校设置课程只是统一设置,忽略了专业的属性不同,造成针对性不同,教学效果也不是太乐观。2.实践课的开展比较少。就目前状况来说,我国实行应试教育,高校培养人才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所以管理学的教学也不太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是机械的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种只学习理论的方法使学生很难去把理论性的知识转变成实践的`能力对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有着不利的影响。而且理论知识都是一样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学过程中不能结合每个时代问题进行实例说明,缺乏时效性,课程会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很难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3.考核形式单一。书面考试是大部分高校期末检测课程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管理学也不例外,但是这种形式的考试基本都是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的,并不能充分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别说会体现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了。
五、管理学课程的对策研究
1.完善管理学课程设置。高校在对课程进行设置时,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属性,对管理学进行合理化的设置,并且在设置时要注意实践课和理论课的结合及比例,不能盲目的给学生讲授知识,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比如设立一些情景,让学生来体验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实践的方法来了解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对管理学产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合理化的课程设置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更是培养高水平管理人才关键的一步。2.以案例教学为核心。一般教师都有经验,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讲一个故事,学生的兴趣会很大,但是如果老师只是在台上像是背书一样的讲理论知识,一会学生就睡着了。管理学也一样,不能一味的去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要把知识都融入到案例中,学生才不会产生厌烦,同时还会学习到相关的知识。选择案例要选容易让学生接受的,讲完案例后学生可以自主讨论的,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案例教学的目的。3.完善考试模式。仅用文字的考核方式对于那些需要实践能力的专业具有局限性,单纯的理论考试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考核,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努力起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得管理学教学有着良好的发展,有利于为现代社会提供优良的管理型人才。
六、结语
当代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我们需要很多的管理型人才,只有完整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思想,我们对管理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改革,为今后管理学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现代社会的经济管理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文波、陈蓉秋.顾客价值理论的概念模型.《商场现代化》.20xx年30期.
[2]何国正.《基于领先用户的顾客参与新产品研发研究》.20xx年.
[3]刘文波.《基于顾客参与的顾客感知价值研究》.华中科技大学08.
[4]王剑芳、杨红娟、马孟丽.《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红河学院学报.20xx.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