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眼科护理论文15篇(第12页)
本文共计3957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4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疾病的治疗,更多的是沟通理解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因此,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理解和适应患者,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并要掌握语言的艺术性和沟通的技巧性,认真履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前的告知制度,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项医疗护理操作的目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风险,使其主动配合护理操作。通过有效的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2.5培养新上岗护士对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首先要培养新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去执行,使新上岗护士从初学时就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同时要将护患沟通贯穿于操作过程中,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及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躯体动作、说话语调等,了解患者的需求与感受,不断提高对操作风险的预见性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如果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沉着冷静,切不可惊慌失措,应及时通知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将不良后果降到最低。护士长在管理上应实行弹性排班,老中青护士合理搭配,新上岗护士专科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安排独立值班。通过对新上岗护士专科护理操作风险的分析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了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还培养了新上岗护士预见风险、评估风险和处理风险的能力,使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眼科护理论文10
摘要:[目的]观察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眼科门诊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眼科门诊病人护理质量,减少门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眼科门诊;护理质量;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6.14.035 文章编号:1674-4748(2016)14-1485-02
眼科门诊病人由于发病突然,大多数病人可出现全身性病理症状,病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加之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期望值过高,因此容易导致护患关系紧张[1]。研究表明,对眼科门诊病人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眼科门诊护理风险[2]。顾问式护理服务是以顾客的形式帮助病人解决相关咨询问题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对病人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病人与护士间的沟通能力,确保病人能获得最佳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3]。本研究将探讨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旨在为眼科门诊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选取我院眼科门诊病人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42.3岁±3.4岁;疾病种类:干眼症2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8例,沙眼52例,青光眼72例。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治疗的10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10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均为同一组医生、护士负责治疗与护理。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对病人行视力、眼压、血糖、血压等常规性检查,对病人行眼部护理、预防感染、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等。观察组实施顾问式全程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2.1.1建立护理顾问团队顾问团成员主要由眼科门诊资深护士、眼科门诊护士长、眼科住院部专科护士组成,护士学历均为大专以上,眼科工作经历在3年以上,具备眼科专科操作技能,如裂隙灯的应用、眼压的观察及测量,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及奉献精神。1.2.1.2门诊服务病人首次就诊时由眼科中心护士热情接待,向病人介绍医院相关专家优势及擅长内容,根据病人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专家就诊。当病人在候诊区时由专科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心理需求,向病人介绍疾病、健康饮食等相关情况。对病人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向病人提供眼科疾病宣传资料,指导病人进行早期疾病筛查。病人就诊后对其进行相关检查、用药知识、入院流程等方面指导。1.2.1.3心理护理初诊病人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在候诊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容易引起医患矛盾。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护士应帮助病人参与诊疗,对就诊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病人心理不适感。1.2.1.4输液护理穿刺时护理顾问在旁应采取安慰性语言消除病人对穿刺的恐惧感。输液过程中对病人加强巡视,密切留意病人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感,对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应立刻停止输液。1.2.1.5输液后护理由护理顾问向病人询问护理需求,尽可能满足病人个人需求,同时嘱病人输液结束后留在门诊观察20min后方能离开。1.2.2评价指标①护理满意度:由病人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门诊护士应用顾问式全程护理前后门诊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6个项目进行调查,每个项目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②对两组护理意外事件、信息核查不到位、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情况进行比较。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