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税收筹划论文(优选15篇)(第6页)

77 次下载 25 页 4301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关键词:新企业所得税法;税收筹划;问题;改革;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1、税收筹划概念

  税收筹划又称为纳税筹划、税收策划。“它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前提下自行或通过税务专家的帮助,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经济业务的涉税事项进行设计和运筹的过程”。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作出事先筹划和安排,合法地减轻甚至免除自身承担的或额外的税收负担,从而实现税后利益的最大化。税收筹划做为企业在纳税上的一种精心安排,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改变来达到节税的目的,

  2、税收筹划特点

  税收筹划是为了减少在经济行为合法的前提下纳税人的税务负担。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意义必须区别开来“避税”和“税收筹划”,前者,虽然不违法但钻税收漏洞,违背了国家的税收政策指导;后者是完全合法的,甚至是税收政策引导和鼓励的。执法机构对待他们的态度是不同的。

  由于税收能减少税收筹划的风险、节省税收,企业税收筹划的需要具备以下特点:税收筹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的税收负担。减轻税收负担一般有两种形式:选择低税负税收方案计划;二,纳税时间滞后,选择纳税时间滞后的程序,这意味着公司获得免息贷款,以减轻税收负担。

  同时,在对某税种进行筹划时,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高与低,不能一味为追求某一税种税负最轻而不择手段。所以,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把握全局,综合衡量,以求整体税负最轻、长期税负最轻,防止顾此失彼,前轻后重的现象。税收筹划具有时效性,现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各种经济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税收筹划必须准确把握当前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所发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税收筹划方案,以获取有利的筹划时机和更大的.经济利益。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税收筹划的方法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分为避免应税所得的实现、避免适用较高税率、充分利用“税前扣除”、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利用税收优惠这个五种方法。

  1、避免应税所得的实现

  取得不被税法认定为应税所得的经济收入;国债利息、教育储蓄存款利息以及股票转让所得免征或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取得不具有所有权的实物。使用这种方法不会使纳税人避免实现营业收入,而是要试图让纳税人获取不被认为是应纳税所得的收入。例如:从债券利息税的规定,金融投资公司如果购买了重点建设债券,金融债券收入不包括在应税收入,这些收入将缴纳企业所得税,而购买政府债券不支付利益所得税。

  2、推迟应税所得的实现

  个人所得税的超额累进税率;“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 的转换;兼营行为;消费税各税目间税率的差异。纳税人如果可以推迟应税所得的实现,就可以推迟纳税,推迟纳税对纳税人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继续享用这一笔资金,从中获利;二是利用利息进行贴现后,未来应纳税款的现值会有所减少。纳税人被推迟的时间越长,市场利率越高,则推迟纳税给纳税人带来的经济利益就越大。

  3、选择恰当的投资的方式、方向和地点

  选择恰当的投资的方式、方向和地点可以合理避税或者获取更大的税收优惠。例如在投资的方式上,企业在扩大规模增加投资时,可新建厂房、新购设备,也可以收购亏损企业。企业投资可间接投资买国库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可免交企业所得税。在投资期限内,应选择分期投资方式,尽可能延长投资期。这些都可以合理避税。

  三、企业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风险问题

  无论是在经济学理论上,还是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风险,成本和收益都是相生相伴,密切联系的概念。所谓税收筹划的风险,是指纳税人在开展税收筹划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税收筹划结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其中,税收筹划风险的主体是纳税人,税收筹划风险是由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税收筹划风险表现为税收筹划结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