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测量工程实习报告(第34页)
本文共计11125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中央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过风或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从空调的系统来看,它包括集中式系统,分散式系统以及半集中式系统。中央空调的组成系统主要包括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冷却塔。其相关设备包括冷却塔,压缩机,冷冻机,空调机,锅炉。 其中,压缩机、蒸发器、节流阀(电子膨胀阀)、冷凝器是构成了中央空调机组,它的工作原理是:制冷时,压缩机提供压力,冷媒从压缩机出来在冷凝器里冷凝(气态变为液态),后进节流阀调节流量,冷媒变为小液滴(雾状),后进蒸发器吸热(蒸发),后进压缩机,冷媒进一步升温,后进冷凝器冷凝放热,循环往复。在蒸发器的两端接有冷冻水循环系统,制冷剂在此次吸的热量将冷冻水温度降低,使低温的水流到用户端,再经过见机盘管进行热交换,将冷风吹出。
空调压缩机:其作用是在空调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的作用。工作原理是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量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通过毛细管喷射到蒸发器中,压力骤降,液态制冷剂立即变成气态,通过散热片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这样,机器不断工作,就不断地把低压区一端的热量吸收到制冷剂中再送到高压区散发到空气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制冷压缩机是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一个重要设备。制冷压缩机的形式很多,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目前常用的压缩机主要有活塞式压缩机、涡旋式、螺杆式以及离心式压缩机,如图3-1所示。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是靠改变工作腔的容积,将周期性吸入的定量气体压缩。常用的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有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回转式制冷压缩机。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是靠离心力的作用,连续地将所吸入的气体压缩。这种压缩机的转数高,制冷能力大。目前,国外空调用氟利昂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单机制冷量高达30000kw。
制冷原理制冷原理制冷原理制冷原理: 气态制冷工质(如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冷凝器,与水(空气)进行等压热交换,变成低温高压液态。液态工质经干燥过滤器去除水份、杂质,进入膨胀阀节流减压,成为低温低压液态工质,在蒸发器内气化。液体气化过程要吸收气化潜热,而且液体压力不同,其饱和温度(沸点)也不同,压力越低,饱和温度越低。例如,1kg的水,在绝对压力为0.00087MPa,饱和温度为5℃,气化时需要吸收2488.7KJ热量;1kg的氨,在1个标准大气压力(0.10133MPa)下,气化时需要吸收1369.59KJ热量,温度可抵达-33.33℃。因此,只要创造一定的低压条件,就可以利用液体的气化获取所要求的低温。依此原理,气化过程吸取冷冻水的热量,使冷冻水温度降低(一般降为7℃)。制冷工质在蒸发器内吸取热量,温度升高变成过热蒸气,进入压缩机重复循环过程。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
空调水系统
在进行住宅空调设计时,一些设计人员尤其是非专业设计人员,不考虑朝向差异和房间的同时使用系数,而一律采用负荷指标估算法来计算空调负荷和选用空调设备,得到的结果往往偏大,造成的后果是使水系统热稳定性更差。水系统热稳定性差的系统,其空调房间内温度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影响房间内的舒适性。由于小型集中空调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并且许多设计人员对住宅空调独有的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在进行空调水系统设计时,往往照搬大中型集中空调水系统的设计经验,而忽视小型集中空调水系统的热稳定性问题。所谓热稳定性好坏问题,是指在室内负荷变化和室外机开停机影响下,送水温度的波动大小,送水温度波动小,热稳定性便较好,反之,则差。热稳定性好,则室内温度变化也小,使人感到舒适,如果由于送水温度时高时低,则室内温度也会相应波动,舒适性便差。空调水系统的是重点,它施工难度大。同时也是这次实习的重点。 (1)材料要求
1、空调水管(冷、热水管)一般采用无缝钢管。 2、空调冷凝水管(包括空调机组、风机盘管、分体式空调器等)采用UPVC管道或镀锌钢管。 3、风机盘管接口至关断阀之间的管道采用铜管及铜配件,其工作压力为1.5M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