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学博士毕业论文致谢词(第2页)
本文共计298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我于是欣欣然选定了恶棍英雄人物作为研究主题。
我确定主题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题目的难度,一来这个题目的研究十分有限,二来这个主题研究的争议实在很大。要在前人论述的重重矛盾之中找到自己的立场,对一个刚刚上路的学术新手来说,是一件非常挑战勇气的事情。不但题目的难度大,要克服自己的“写作焦虑”更不容易。这种焦虑不仅来自学术能力的不足,更来自心理的焦虑,这是一种“浮士德”式的痛苦,因为自己写作的权威性总在被自己质疑,这样写到底对还是不对,能还是不能?这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感觉在混沌中前行,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或者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却要克服重重语言的障碍,将其表达为合理有序的、规范的、能被正确理解的学术语言。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充分明白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交流的障碍。
也有快乐的时候,是因为突然发现文本中潜藏的深意向我显现,突然之间发现了自己的声音,而且在跟其他的评论对话时,突然发现了自己声音的力量。在这种过程中,表达真正成了自己的表达n只是……;只是往往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因为经常是过了一夜以后再来审视自己的文字,却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精彩和力度。
写论文的虽然痛苦,但也是难得的人生经历。朋友连续三次邀我出去我都在忙论文而不能出去。她用极其夸张的语调说:“哈,写论文,这么痛苦呀,真是太洋气了! ”恨得牙痒痒过后,我在想,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人生经历。因为要在数不清的故纸堆中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在数不清的笔记串出自己的逻辑,即使做个书目,还有数不清的规范要遵守;这不但锻炼出极大的耐心,也极大地锻炼了阅读、写作和思辨的能力。在这样绞尽脑汁的过程中,脑细胞应当被极大地激活了吧,不然为什么那么多学者在高龄时还反应敏捷。
经过几个寒暑的阅读、思索与写作,最终我得以完成这个“爱因斯坦的小板凳”.能够坚持下来,我首先非常感谢导师肖明翰教授的支持与鼓励,最重要的是,他一向对我自己深感忐忑的原创想法表示肯定,这是对我的莫大鼓励!
感谢蒋坚松教授、蒋洪新教授、赵炎秋教授、邓颖玲教授,他们严谨的学识让我感佩,他们精彩的授课和讲座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使我受益非浅。感谢湖南师范大学提供的良好学术氛围,在这里,我经常能够聆听来自各地的学术权威的讲座,极大地开拓了我的学术视野。感谢我的同门师兄弟、姐妹,他们给了我无私的鼓励和帮助。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的机会,让我得以在美国留学一年,搜集到丰富的资料。
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先生谭青山,他不但鼓励我考博士,而且在这数年焦虑、困惑之时从来不吝鼓励我,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感谢我的婆婆,毫无怨言地承担一切家务,让我心无旁骛;感谢我懂事的女儿,小小年纪就知道在我写作的时候帮我把门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