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赠言给母校(精选29篇)(第13页)
本文共计609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64、四年的时光虽然很短暂,回首望去,花坛中的鲜花又一次盛开,校门边大树的年轮又增添了六圈,学校中一切的一切,都记载着我们的足迹,我们的成长,还有我们对母校的爱。在这弥留之际,我要亲切地对您说一声:“母校,再见!”
65、母校,是成长的摇篮;是攀登的阶梯;是远航的路灯;是童年的时光。第一次踏进学校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就已经要迎来分别得那一刻。六年时光,有太多学校的关怀不能忘;六年时光,有太多教师的恩情不能忘;六年时光,有太多朋友的友谊不能忘。整整六年,有多少点点滴滴令我们终生难忘,其中有成功之喜,也有受挫之痛,有小吵小闹,也有潸然泪下。
66、红叶纷飞的枫林里,我们曾拥有多少回忆。那飘舞着的枫叶,将我们带进一个无比美妙的境界。
67、四年,在人生的旅程中可是是短短的一段,然而和您朝夕相处,却使我终生难以忘怀。您是我记忆中的一粒珍珠,心里的一颗明星,将照耀着我的未来。
68、每当我看见一花一草,我都会想起母校;每当我看见楼房建筑,我都会想到母校;每当我看见池塘小鱼,我都会想起母校。我爱你,母校!
69、在那里,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淋浴智慧的光芒。在那里,我们学习做人的真谛,孕育远大的梦想。
70、是您,用温暖的双手抚摸我的心灵,是您的摇篮让我感受到家的温馨,舒适!您是我的第二个家啊――母校!母校呵,祝您你的摇篮能温暖越来越多人!
71、那里是我的第二个“家”,在这我受到的关爱可不比在家的少。如今要离开这个“家”,“家”中一切我不会忘怀。
72、我们把珍贵的回忆埋在了那里,让母校,成为了脑海中的记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里,因为―――那里有我们最天真的欢笑!
73、学校,你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期望学校能越办越好,培养更多的人才!
74、四年漫长的大学时光就这样结束了,也许,留下了许多回忆。但回忆再完美也只是回忆,未来的完美在等待着经历。“没有苦中苦,哪得人上人”,没有经过风雨的洗礼之苦,哪能体会到雨后天晴之甘甜。从天地间搏杀出的日出,有其独特的壮美;在命运与逆境中的忍耐与对抗更能体现出一个人意志的顽强。记住,有时事物之美不在于其貌,更在于其内涵以及与周围事物的和谱之美。放飞自我,让个性流淌。
75、在这个伟大的母校之中,留下了我的欢声笑语,母校离我有万里之长,我的心依然凝聚在母校之中。
76、一个温馨的字眼,一种深厚的感情,母校是我们永远的家!
77、一片树叶,一滴水珠都是母校最美丽的风景。在那里记录了我们的点点滴滴,我会常回家看看。给母校的毕业赠言精选
78、假如我们是强健的林木,母校就是植树人。有了您的培育,树木才能高大挺秀。
79、我的母校,我记忆深刻的小学,我那里,我生活了三年。学校给了我许多欢乐。母校看着我一天天长大。让我们住上很好的寝室。夏天吹着凉爽的空调,冬天盖着暖和的棉被,这真是完美的回忆啊!再见了我的母校,期望大家能把它建设得更好!
80、你我为了梦想而历尽了艰难,才走向了成功之路。但愿你还能记得,永远地记得,那一段充满着奋斗活力的闪亮日子。
81、学校:亲爱的母校,转眼间我们已经在您的呵护中待了年,我立刻就要离开了,但我永远也忘不了您对我们无微不至的教育!
82、也许不久以后,我们会分开,各奔东西。可是没关系,我会记住你这个可爱的朋友。我不担心你会不会交到新朋友,因为你是那么的活泼开朗,大家必须会喜欢你的。唯一牵挂的是你的数学,虽然你都懂,可是考试分数公布出来却不是很梦想,回家免不了一顿“臭骂”,这一点实在是放心不下来。愿你的数学成绩大大的提高,一鸣惊人!
83、对母校的回忆是温馨而完美的,对母校的感激是真挚而无尽的。让我再和母校道一声再见!
84、母校,我们三年成长的地方。那里有我们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欢声笑语。我衷心地期望母校能越办越好,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85、我的母校,我记忆深刻的小学,我那里,我生活了三年。学校给了我许多欢乐。母校看着我一天天长大。让我们住上很好的寝室。夏天吹着凉爽的空调,冬天盖着暖和的棉被,这真是完美的回忆啊!再见了我的母校,期望大家能把它建设得更好!


人文护理教育价值分析论文
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论文
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应用论文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策略论文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分析论文
浅谈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分析论文
会计学校企联合教课形式的价值论文
谈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措施论文
财务会计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造价工程师作用及地位
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及地位
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及作用地位论文
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的作用及地位论文
简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地位及作用
读书的作用优美句子(精选100句)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比较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