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观类实习报告(第4页)
79 次下载 40 页 69956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业务流程主要有以整车物流规划、零部件物流、普货物流、仓储、运输、配送、汽车销售、售后服务。
首先是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蔡经理为我们进行企业介绍;在介绍中我们看了长久物流的影像资料。该公司创建于1992年,总部设在北京,以整车物流规划、零部件物流、普货物流、仓储、运输、配送、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领域的集约化综合服务集团公司。员工总数达余人。涉及乘用车物流、商用车物流、汽车销售、汽车零部件物流及普货物流等,业务领域遍及全国各地,设有50余个全资、控股子公司,10余个商品车仓储基地,仓库总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年运输能力60万辆、汽车销售2万余辆。该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现代化汽车物流民营企业,在中国的汽车物流行业中位居三甲之列。9月长久物流通过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月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5A级物流企业,成为中国15家具备5A级物流标准的企业之一。
其次是有运输部门的专业人员为我们讲解该公司的汽车物流发运情况。长久物流公司内有2300多台运输车,外协车有3000多台,仅在长春地区就有10多家外协车公司与长久物流签订协议运输;这样保证了长久物流每年100多万的运力。在长春长久物流主要承运一汽大众、马六、丰田这三家的商品车。发运过程如下:第一,销售部将所需商品数量反馈给储运管理科,由储运管理科分析数据,计算所需车辆,并安排运输时间,然后下达运输计划到长久物流或其他外协车辆公司。第二,运输车开始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工人工作服的准备、车辆检查、装车。其中外协车需要一头“装车确认单”。第三,运输出库。
然后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长久物流的露天仓库——商品车储存、入库、发货区。并由起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我们做了讲解。其仓储区非常大,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整齐有序;每一辆商品车入库都是由导运司机进行入库归位,在这一过程中并对汽车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其每个货位都是有据可查的。入库后,进行货位编号,在由库管员抄入固定表格中,最后将数据录入电脑。这样就可以保证储存数据的准确,也方便快速地准确地查找所需车辆。当公司接到销售订单是,就交与仓储部进行配货,所需车辆就被导运司机开到出库处整齐地排成一列。这些车将被安置在商品车运输车中。
最后我们观看了商品车运输专用车的装车过程。其准备工作前有好几道工序要作,如安装起落架,这道工序只能人工操作,很费时间,最少也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每辆商品车运输车可运10台车,分两层装载;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两种商品车运输专用车,箱式的`和框架式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框架式的装载量高于箱式的,而且以后框架式的会更多地用于运输中。
3、京铁物流
业务流程主要有收货、仓储、发货、配送、物流包装、信息管理。
该企业创建与,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的经营范围为汽车零部件的快递,在北京和上海都有仓库。在吉林省其市场份额占到30%——45%。
走进京铁物流,这里并没有给人一种繁忙的景像。
首先是公司的娄经理带领我们参观企业的仓库。这里的仓储空间很大,但是并不干净,货物的堆垛不整齐,仅仅只有两三台叉车在运输货物。有的货物上对卖弄了厚厚的灰尘。这里也没有整齐高大的货架。楼经理告诉我们当今很多物流企业都是这样一个现状,是由于资金成本的限制,没有财力进货架和叉车,而对于目前该企业货物运输量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我看到有的货位上还挂着很多与货位不相符合的货位布置板;货物大多都是在地上摆放,没有使用货架,只有少量的木制和铁制托盘。这里的货物不多,其发货日期都是当天待运的,没有昨天或是更早时间的货物,可见京铁物流发货很及时。在这里我看到了称量货物的电子秤嵌在字面上,很平整,可以方便货物的上下秤称量。货运中心在仓库的入门旁边,是货物信息接受、录入和发出的地方。
最后由是公司创始人邵总经理为我们做讲解;该共识当初是由2台车,6、7个人发到如今这样比较打的规模。他的讲述使我感触到了创业的艰辛和不易,他的那句话令我记忆犹新“说得好听点是一部创业史,其实那是一部血泪史。”以及为其他企业做物流策划的困难,都是在基层的实践中一点一点累积总结的。

浅谈交互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论供应链合作关系
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创新教育管理论文
论人与河流的基本关系
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问题及改善途径论文
煤炭日常管理机电设备论文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与维护模式探讨论文
机电工程安装造价结算审计问题分析论文
矿山机电安装的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翻车机电源模块集中控制技术的效果研讨论文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
浅谈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探讨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异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分析
肺结核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预
公路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