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有关污水处理厂的实习报告范文(第42页)

本文共计929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2.2.1氧化沟法:

  生活污水经格栅井中的机械或人工格栅拦截漂浮物后进入吸水井,由吸水井内的潜污泵提升到旋流曝气除砂系统,出水自流入氧化沟,氧化沟出水经配水井进入二沉池,二沉池出水排放。二沉池内的污泥考重力进入集泥井,回流污泥泵将回流污泥提升入氧化沟,剩余污泥泵将剩余污泥提升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的污泥自流入污泥泵井,再有污泥提升泵提升入储泥池,储泥池内污泥再由污泥脱水机房内的螺杆泵提升入带式压滤机,压滤后的泥饼外运。

  2.2.2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是通过活性污泥与污水形成的混合液,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痛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课溶解的有机物将被细胞吸附和吸收进入细胞原生质内,并在胞内酶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污水中悬浮物和娇态有机物被吸附后,先由微生物在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溶解性的低分子有机物,再进入细胞内部,通过这样相互转移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有机物分解,污水得到净化,心底呃细胞无知得以合成,活性污泥数量不断增多。将悬浮在废水中的活性污泥进行分离即可得到净化的污水。

  2.2.3A2/O法工艺流程

  A2/O工艺或称AAO法工艺,工艺流程简单,A2/O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中,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兼性厌氧发酵菌将污水中有机物氨化,回流污泥带入的聚磷菌分解释放出磷,缺氧区中反硝化菌就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以及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区中聚磷菌主动吸收环境中的溶解磷,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贮积。污水在流经厌氧、缺氧区有机物分别被聚磷菌和反硝化菌利用后浓度已很低,有利于自养的硝化菌的生长繁殖。

  A2/O法是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优点是工艺简单,总水力停留时间比其他工艺短,不需要外加碳源。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的繁殖,克服污泥膨胀,SVI一般小于100,有利于处理后的污水与污泥分离,厌氧和缺氧段在运行中只需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工艺流程简洁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是除磷效果受到污泥龄、回流污泥中的溶解氧和NO3--N的限制,不可能十分理想;同时由于脱氮效果取决于混合液回流比,A2/O工艺的混合液回流比不宜太高(≤200%),脱氮效果不能满足较高要求。

有关污水处理厂的实习报告范文(第42页) 篇24

  沙湖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成效 这次实习,我们学习到了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通过现场参观,对一些工艺和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对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也有了更深的体验。 二、实习经过 l 实习时间:20xx年11月17日星期二 l 实习地点:武汉市沙湖

  沙湖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成效

  这次实习,我们学习到了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通过现场参观,对一些工艺和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对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也有了更深的体验。 学生报告网 二、实习经过

  l 实习时间:20xx年11月17日星期二 l 实习地点:武汉市沙湖污水处理厂 1、 污水厂概况

  A. 地理位置:武汉市沙湖污水处理厂位于武昌中北路391号,占地125亩,其中一期约63亩,二期约25亩,三期约37亩,汇水面积16.9平方公里,服务范围为沙湖以南、武珞路以北、东湖以西、大东门以东的地区,服务人口25万。 学生报告网

  B. 工程情况:该厂总设计处理规模为15万m3/d,整个工程分三期建成。一期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设计,设计处理规模为5万m3/d,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于1993年正式投入运行。二期扩建工程由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处理规模为5万m3/d,采用常规一级处理工艺,于20xx年开工,20xx年元月竣工投入运行。三期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和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主要工程内容是将一期(5万m3/d)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改造为倒置A2/O工艺;将二期日处理5万m3的一级处理工程扩建改造为日处理10万m3的A2/O二级处理系统,三期工程于20xx年底完工,使该厂总处理规模达到15万m3/d。该厂一、二、三期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 C. 组织结构 武汉市沙湖污水处理厂(一期)隶属于武汉市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二期、三期工程隶属于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上级主管单位为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该厂现有职工6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大专学历以上34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5%。厂内目前共设4个科室,分别为综合办公室、生产技术室、财务室、化验室。 2. 处理工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