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实习报告集锦(第28页)
本文共计12026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0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框架结构用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梁和柱作为房屋的框架,然后再填上填充墙。钢筋是抗拉材料,混凝土是抗压材料,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梁和柱抗压抗拉性能都非常好。所以框架结构的建筑比砌型结构的跨度更大。而填充墙不受力,可以换成玻璃、装饰砖的其它材料,增加了房屋应用的灵活性,所以框架结构在应用上也比较常见。比如教学楼、商场等。但框架结构的高度依然不高,主要是水平荷载无法承受。如果要建较高的建筑,则要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或者框架核心筒结构。
框架剪力墙是框架结构中建一圈很厚的剪力墙,它能比较好的抵抗高层建筑所受的水平剪力,因此其建筑高度较高。河南农业大学正在建造的图书馆便是此种结构。剪力墙建在了电梯间的周围,非常厚,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框架核心筒则是在框架中间建一圈密集的柱,甚至密集到挨在一起,成为筒状。核心筒的抗剪能力比剪力墙更优,所以更高层的建筑会用到这个结构。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集锦(第28页) 篇14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熟悉与了解,把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学问,但是书本上的学问与实际状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熟悉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老师的带领下开头我们的地质实习。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用法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把握褶皱的基本学问和推断背斜、向斜的力量。
6、现场熟悉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三、实习的内容
1、熟悉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爱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2、熟悉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四周,开头下午的实习,主要是熟悉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习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具体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终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习结束,
3、熟悉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头了其次天实习,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由于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晰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熟悉。
4、地质罗盘的实习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行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看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看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长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