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开题报告集锦(通用12篇)(第13页)
146 次下载 17 页 2830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首先开好动员大会,明确名著阅读的意义,名著阅读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每学期各班应举行两次以上读书报告会,每学期各班要在两次教学常规前进行读书笔记评比,对能持之以恒坚持天天阅读,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日均阅读量达到一万字以上,笔记优秀的同学要大力张扬,并尽可能给予奖励。每学年教导处要组织一次“名著知识竞赛”或名著阅读演讲比赛,对获奖者要隆重颁奖,并把竞赛成绩纳入文明班考核与语文教师业绩考核。教导处还应力争每学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名著阅读交流大会”.语文科组要定期召开会议,让语文教师交流活动开展的成功经验,把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与重要的“评优”标准。语文教师要把“名著阅读指导”列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自己要带头阅读,及时给学生以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xx年春季学期开始,七八年级每周要开设两节阅读课,九年级要开设一节阅读课从课程上向名著阅读倾斜。要逐步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好班组图书角,定期安排图书展销活动,确保学生有好书可读。
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形成理想的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大环境。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学生提供阅读活动的物质基础;要教给家长指导孩子阅读实践活动的方法,鼓励家长参与“与子女共读一本好书”活动,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力量积极开展名著阅读实践活动。
拟在综合楼大厅开辟大型名著阅读宣传栏,在校刊《小天鹅》上开设“名著论坛”栏目,为名著阅读成果交流创设种种平台,推动实验活动的开展。
五、方法指导与考评措施
(一)怎样读书
读书的目的决定读书方法我们开展名著阅读的目的主要有:增养语感,丰富想象,积累语汇,提高素养;增广见闻,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充实人生。有鉴于此,我们读书应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博览与感悟相结合。
有时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好读书,不求甚解”,博览群书,增广见闻,像孙仲谋,像陶渊明;有时应反复品读,细心推敲,圈点批注,去粗取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像毛泽东。
最要紧的是: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要重视做读书笔记,做到不动笔头不读书。
读书笔记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分析事件,品评人物;记录精华,重在感悟;及时翻阅,活学活用。
为了便于检查评比,也为了永久保存,建议采用下列方式:
1、笔与颜色:用钢笔撰写,以黑色、深蓝、蓝黑为主,辅以蓝色或红色。
2、每本笔记的前两页作目录,记录所读书目、时间与字数。
3、笔记为日记,要逐日撰写。
第一行:日期、星期、天气;
第二行:书名、章节或页码,当天阅读字数;
第三行起次:A、内容概括,B、锦言妙语,C、阅读感悟。
4、每次评比前自我统计:
A、阅读内容(列出书目与字数);
B、阅读起止时间、总阅读量与日均阅读量;
C、两名核对者核对后签名。
(二)“名著知识竞赛”方案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朱永新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班级主任、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因此名著阅读的开展与成效应作为衡量教育管理者、班级主任、以及语文教师工作业绩的标准之一,纳入教育管理考评、文明班评比及语文教师业务考核。
具体实施方案
“名著知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时间是每年五月中下旬。由教导处组织语文科组有关成员,完成初赛与复试的命题与阅卷工作。
全校同学都必须参加“名著阅读知识竞赛”的初赛,少一人将在文明班评比中扣除一分。初赛在各班课室举行,复赛集中在综合楼六楼教师会议室和两间电教室举行。初赛试卷由该班语文科任批阅,将复赛名单报教导处。复赛试卷由教导处组织人员集中阅卷。
复赛名额分配:实验班每班8人,常态班每班4人。
获奖人数视各级参赛人数按比例确定,一等奖1%,二等奖2%,三等奖3%
竞赛成绩纳入文明班考评,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