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报告锦集(第28页)
本文共计676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我刚进去时经理先让我做商标的申请一工作,这个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是从查询开始的也是整个过程中丝毫不能马虎的,它是一个商标能否申请成功的关键。查询仅仅是依据,判断才是根本。对于一个商标代理人来说不光要熟悉国家商标局的《商标评审规则》;更多的还要依靠经验进行判断商标是否近似,这是初入行的我不具备的,遇到很多这样的商标案例更是搞不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多咨询、多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在托普达商标事务所里的同事们他们大部分是经验丰富的同行,从他们那我能得到许多问题的答案,有时仅得到一种思路也会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前辈们,他们告诉我作为一件商标来说,尤其是组合商标是注册过程中最复杂的,由图形、汉字、字母等元素组成。其也是注册过程中风险最大的,在这三个综合要素中任何一项的驳回将及于全体(遵循“严格审查”原则),所以在当事人进行注册时 要尽到注册风险的告知义务,对于商标注册的元素组合进行充分告知,提出不同的方案供当事人选择。仅这些还是不够的。应该告诉当事人整个商标的注册流程,让他体会到我们所作的具体工作和商标申请的具体阶段和期限。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要告知的就是关于商标查询的不可抗力(即商标查询的盲区3个月)。这是告知义务的“重中之重”。当然了这些都是我现在所能实习到的。
在实习的这一个多月里,还是碰到一些问题的,在国内申请件的基本业务中有些顾客就没有做好前期工作,查询和与顾客的交流是重要的,在制作申请书式时要认真仔细,比如在填写代理人的地址时要具体到省市,在填写时是很容易疏忽的。这些问题都给我带了了比较大的麻烦,还有对于商标的描述也要严谨,要说明是图形还是图形及拼音,汉字也要详细说明,通用名称放弃专用权等。这些都是经理和一个老前辈对我的说的。
(二)涉外商标注册业务的综合认知
因为要去托普达商标事务所实习,所以我提前做了些准备,我查询了一下商标的涉外注册一般分为两种:马德里国际注册和单一国国际注册,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工作流程和申请体系。对于代理组织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将从以下进行具体的阐述:
马德里国际注册,对于一般的代理组织来说,马德里国际注册是可以自己进行代理的'。这是建立在充分了解《马德里协定》的基础上,在马德里注册中还分为议定国和协定国,二者的收费标准是不一样的, 在部分议定国国家中(比如日本)还有一个二次收费的问题。 因此,要做好马德里涉外注册不仅要充分的了解《马德里协定》还要做好其成员国的分类。这是对外报价及出具商标注册方案的基础。
关于马德里注册的流程: 对于马德里注册来说其注册的过程中是不同于单一国注册,虽类似于国内注册,但也存在差别。马德里国际注册的申请书式是单独的,
其费用的计算也是不同的,涉外商标报送机关是国家商标局国际局,然后由国际局转交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其取得商标注册证的时间相对较短。 待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出具马德里商标注册证以后将商标材料转交各成员国进行后续的审核。这就说明马德里国际注册证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保护证明,要获得实质保护还要等到各个国家的确认。
马德里国际注册的难处:虽然我们所能够代理马德里国际注册申请,但对于在申请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驳回补正、复审等,必须通过该成员国的律师事务所或商标代理机构递交。这种海外资源不是任何一个事务所具有的,所以对于这种业务我所必需采取转委托的方式进行代理,这也是国内绝大部分事务所采取的方式。具备这些实力的大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是我们开展业务的主要合作伙伴。
单一国国际注册:单一国注册对代理机构要求较高,需要其有丰富的海外资源和语言人才。在机构的设置、人员配置上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很多知名大所在国外申请中也是各有各的优势,不能涉及世界上任何国家,他们在劣势国家的业务也时再做转委托。因此自己联系国外代理机构直接往国外“走件”是不现实的,即使有充分的海外资源可以利用,各种语言的转换也是面临的一个难题。以上难点暂且不说,当发生纠纷时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同给维权也带来很大的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