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实用)小学数学论文15篇(第15页)

本文共计335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除了课堂上的鼓励之外,我们老师在同学们的作业中也可以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做的.好的同学给予一朵大红花,有进步的同学给予一个大大的赞,有的时候一旦发现书写凌乱,潦草,于是,我批语道:“如果你是乖孩子,从现在开始,作业正确的多一点,字写得漂亮点,老师就奖你一个笑脸。”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的时候作业真的变样了。其实,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们老师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都要进行表扬,对于答案不完美我们也要给予鼓励,让其更加有信心,有勇气面对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语文的学习感兴趣[3]。

  二、借助现代教学媒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应该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实验心理学家日赤拉曾做过两个实验: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3.5%来自于嗅觉,1.5%来自于触觉,1%来自于味觉。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实验,实践证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同时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运用多媒体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无限拓展时间和空间领域

  [4]。的确,兴趣非常重要,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就是一件难事。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很多课文老师讲起来是非常的枯燥,学生很难懂得其中的意思。这样的语文教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语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今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多媒体的发展则给予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我们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促使语文训练趣味化、生活化。因为,多媒体课件极大满足了学生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文时,并不作多余的叙述,直接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庐山瀑布的视频,学生被瀑布气势及周边的独特景色所吸引,学习起来很认真。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对于瀑布的整体形状、瀑布的声音理解水到渠成,十分轻松。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愉悦地、主动地学习知识的前提[5]。

  参考文献

  [1] 时莉莉.浅析如何构建自主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群文天地,20xx,(10):176.

  [2] 秦仕红.浅析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读书文摘,20xx,(24).

  [3] 王朋芳.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J].关爱明天,20xx,(10).

  [4] 张海瑞.让展示点亮高效教育之灯——浅析小学语文的课堂展示[J].学周刊,20xx(14):135-135.

  [5] 王萍.浅析如何打造小学高效语文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33).

小学数学论文12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1.培养学生形成读图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动性,只有他们喜欢的事物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以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把插图作为学习数学的辅助工具。例如,在教学生数数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只兔子、两面红旗、三个糖果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从图中得出数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读图的习惯,学会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

  2.培养学生分析主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结合各种各样的图片,来增强学生的.数感。但是,为了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展示的图片通常是某个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例如,在教学“比大小”的课堂中,教师展示给学生“龟兔赛跑”的画面,然后提出问题:它们跑的距离谁多?谁跑得快?学生通过图片的展示就能得出结论,也知道对应的问题需要观察哪个部分,这样不断引导学生,就能帮助他们分析主题,然后获取需要的信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