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关于工程的实习报告汇总(第13页)

本文共计718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4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老师讲解并解答完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之后,同学们便参照图纸循着蒸汽管系逐一来摸索蒸汽的循环途径以及蒸汽整个工作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功能及结构。为时半天的汽轮机装置实习虽然短暂却使我学到很多,对于各种设备的模糊、抽象的认知从单纯的课本中脱离出来,

  在脑海中形成固定、具体的认识。虽然单从设备的外表来看,这些经历半个多世纪的“老家伙”如今已经锈迹斑斑,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摸索后,即使在现在我也对这些装置的设计思想和结构安排赞叹不已。在当时电气条件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那时的设计人员单靠简单的液压调节装置和阀门的配合便能很好的完成对蒸汽流量的分配、监控和启断,这实在令人叹服不止。

  我的第二场实习是于01动力装置的锅炉装置部分,在我院杨志达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一走进锅炉装置间,一个表面遍布传热管道的正方体庞然大物便占据了我眼前的一切。实习之前,我只是单纯的了解到锅炉只是一个将水加热产生蒸汽并将其传送到汽轮机装置部分用于做工的设备而已,但过冷水在锅炉内具体如何循环以及饱和蒸汽、过热蒸汽如何的产生等等却不甚明了。在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使我对锅炉这部分有了一个系统、正确、全面的认识。

  01动力装置的锅炉部分主要是利用燃油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锅炉内的工作介质-水,使其产生不同品质的蒸汽,将其中产生的蒸汽输送到汽轮机中,推动汽轮机叶片进行做功,带动汽轮机轴的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桨或发电机转轴旋转,产生舰船前进的动力或船用电力。在整套系统中,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还附加了很多的辅助设备,如供给燃油的燃油系统,产生蒸汽和输送蒸汽的蒸汽系统,对汽轮机叶片和减速器进行润滑和冷却的滑油冷却系统,对乏汽进行冷凝和再用的凝-给水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在一起正常运行才能使01动力装置源源不断产生船舶所需的动力和电力。

  在老师的提示下,我将整个锅炉装置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包括加热系统(从过冷水到饱和水)、蒸发系统(从饱和水到饱和蒸汽)、过热系统(从饱和蒸汽到过热蒸汽)的给水系统;将合格的蒸汽送往用户或锅炉自用气的蒸汽系统;由油库、油柜、驳油泵、燃油泵、油压油量超标阀、稳压器、丝网过滤器、燃油分配器、控制阀门、喷油头、调风器、连接管道等设备组成的燃油系统;在锅炉正常燃烧时,向锅炉内连续不断的输送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并及时从炉膛内引出燃烧产物-烟气,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的鼓风系统等。而我认为整个锅炉部分的难点和重点便是在冷却水到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的循环上。其具体循环过程为,经过乏汽预热的给水通过左边的给水阀送到汽包内,通过与下方水包之间两根下降管道一根上升管道,使循环水在汽包与水包循环运动的过程中被加热,逐渐由过冷水成为饱和水和饱和蒸汽。而给水首先送至汽包而不是水包,是因为汽包位置较高,可利用重力势能促进给水的循环,加热后的给水由于密度减小,利用前后密度差形成的驱动压头便可驱动给水自然循环。最终在汽包中饱和汽水混合物的`饱和蒸汽通过锅炉上方连接汽包与饱和蒸汽筒的饱和蒸汽桥导入饱和蒸汽筒内。饱和蒸汽通过饱和蒸汽筒和其下方复合筒的过热蒸汽部分之间的传热管道进行循环,饱和蒸汽逐渐被加热成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储存在复合筒的过热蒸汽部分,通过出口接管送入主蒸汽管道和辅蒸汽管道。复合筒的过冷水部分则通过传热管与汽包相连,增加给水的循环效率。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习,我对锅炉和汽轮机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具体的了解,对01动力装置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有效的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起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效果。在实习中,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摸排管路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讨论,我对01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工质再装置中的整个循环过程有了深刻的理解。锅炉是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燃料的效率采取了很多的方法,比如水冷壁技术,水在锅炉中的多次循环,给水的预热,鼓入空气的预热,采用复合筒,气包等设施来保证水循环的进行。通过实习,我认识到工程实际与理论分析的差别,许多理论上可行的东西,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克服许多困难,采用许多设备才能做好。解了这些实际设备,我认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上多从工程实际出发,这样才能掌握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