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产实习报告模板汇编(第24页)
本文共计798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6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3安全生产隐患定义
安全生产隐患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以及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
1.4安全生产隐患管理定义
安全生产隐患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消除或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而进行的事故调查与研究分析,危险源的识别、确认、评估、监控与整改等一系列的活动。
2.问题的提出
造成安全生产隐患管理不全面的原因主要有:一、企业对于安全生产隐患管理思想落后,缺乏系统的观点审视隐患管理,进而导致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采取的管理办法简单;二、安全生产隐患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标准;三、安全生产隐患管理缺乏文件性的指导和监督,即使是存在文件也只是简单的、粗略的。
3.安全生产隐患管理体系构建
3.1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坚持持续改进"针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往往是不断出现的特点,以事故隐患在不同岗位区域、不同阶段体现不同程度的持续改进的内容为基础,形成在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到对事故隐患消除控制和再发现事故隐患再消除控制的持续改进过程,从而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管理体系的工作。按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程序(即PDCA循环)开展活动,并在5个方面得以应用,即发现事故隐患;分析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性;预测由事故引起的危险;调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实现最优化的安全措施;不断地采取改进措施"坚持动态管理!持续改进的基本思路,通过组织周而复始的计划(P)、实施(D)、检查(C)、审核(A)循环活动,控制标准管理体系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不断完善,使标准管理体系的作用增强,达到服务、约束、预控的最终目标。同时也体现与OHSMS相辅相成、互为制约的基本思路,为OHSMS持续改进,螺旋上升的运行模式提供良好的支持。
坚持“四不放过”即:安全生产隐患原因不查找不放过,安全生产隐患责任得不到处理不放过,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安全生产隐患教训不吸取不放过。使安全生产隐患从源头上得到治理,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安全生产事故从真正意义上得到防范,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从本质上得以保障"
3.2体系构建的原则
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中都存在安全问题。要建立起程序化和规范化的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隐患管理体系,才能确保企业不断发现隐患、治理隐患,最终达到消灭事故的目的。因此,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事故隐患为关注点的原则。
(2)预防性原则。
(3)过程化、动态化管理原则。
(4)现场管理原则。
(5)闭合管理的原则。
(6)可操作性原则。
(7)全员参与原则。
(8)系统管理原则。
3.3安全生产隐患管理体系方法
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隐患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企业及其他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
(2)建立组织的隐患管理方针和隐患管理目标。
(3)确定实现安全生产隐患管理目标必要的过程和职责。
(4)确定和提供实现隐患管理目标必需的资源。
(5)确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应用这些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7)确定防止事故发生并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
(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隐患管理体系的过程。
4.结论
安全生产隐患管理对消除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企业内安全生产隐患实施系统、科学的管理,可以真正做到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最大程度上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研究标准管理在安全生产隐患管理应用,制定武钢安全生产隐患管理体系标准,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要提高安全生产隐患管理水平必须对事故隐患进行系统管理。事故隐患不是孤立的,从事故致因理论得出,事故隐患包括人、管理、物质设备和环境诸多方面的隐患,对事故隐患的管理应该统筹兼顾,遵循管理的一般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