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类实习报告范文集锦(第2页)
106 次下载 44 页 80388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公司主导产品为“东方红”牌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包括喷油泵(PM型、BW型、BB型、ZHB型)、喷油器(J系列、S系列、P系列)及喷油嘴、柱塞、出油阀偶件等。产品精度高,性能可靠,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各类柴油机,性能可达到欧I、欧lI排放标准,现已与东风康明斯4BT、6BT柴油机、潍柴日105、一拖LRl05、YTl05、北内X4115和湖动HD4108等系列柴油机实现配套,并在全国形成完备的配件销售、供应网络(经销商和服务站达200余个)。福田重工、迪尔.天拖、佳联等国内知名企业均与我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一天先是有人跟我们讲解有关发动机厂的情况,包括历史和我们实习的注意事项,说到急切需要发展制造技术,这也是现在国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说是在发动机厂里参观学习,但是发动机的制造和装配是商业秘密不给看的。
我们一天就在曲轴车间和连杆车间里看,书本上看似深奥和抽象的理论在这里经过工人的操作就变得一目了然。下刀点,刀路,工件加工后的情况,工件与刀具工件与车床的相对位置,夹具的实际形状等等这些,看得很清楚,也容易记住,比在课堂上学容易吸收得多多。老师也说了一句一个在读研究生的话:“大学四年,就是在实习这段时间学到点东西。”很正确,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完整地看了曲轴和连杆的加工过程,由毛坯到出厂成品。先说个感受,就是效率慢,虽然是生产线的工作,但是每一个工序都是又工人操作机床一步步完成,是单件生产的模式。也许这两个零件本来就重要,需要很高的精密度和精确度,需要这样细致的操作,但是也不觉得工作很细致,至于其他的零部件,几乎都是这样的单件生产,还没看到批量生产的设备。另外一个感觉就是落后,下午在看加工工艺卡,看了一下给我们看的卡的日期,1988年,我汗,年龄和我差不了多少,一个代的东西不知道实际上用的是不是这个,希望不是。如何改进这些,就是我们专业要学习的知识。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曲轴和连杆的加工工序,每个工序的装夹和定位,相关工序所用的夹具知识,深一层懂得定位的原理。今天学的,差不多是上一学期整个学期学的相关的知识。
随后实习的地方是洛阳一拖的燃油喷射公司,也是一拖改制后成立的一个子公司,至于它前身是什么车间,年介绍人说了没听到。今天实习有工人带着,比前两天好多了,有人带着有人介绍讲解参观起来思路都清晰,不会有种不知从何看起的困惑。她还是说到改制问题,说燃油公司是一拖最早实行改制的部门,最先成立的公司,由于效益好,其他车间也跟着改制,呵呵,国企个改革问题了。今天比较闷,因为现在是淡季,生产不需要很大,于是车间里有不少机器是没开的,大概都有三份之二,我们一路走下去就这个数的机械是空闲的,因为没必要开,开工的话反而不利于资金的周转,我们也就可以慢慢观察那机床的结构之类的。燃油公司生产的,当然和是内燃机有关的部件,例如说油嘴和油泵等,这些和我们的专业的关系不是很大,我们看的还是那些加工工序以及定位和夹具等。由于开工的工人不多,加工过程也看不了多少,机床看过了,没工人来操作,也看不到多少真正的东西,于是今天就这样站站走走了一天。途中还遇到一个华南理工的毕业生,介绍人说是硬把她挖到一拖去的。今天没看到没学到什么东西,本来车间开工的就只是推力盘和凸轮轴的生产线还有装配线,只是看了一个叫推力盘的零件的加工过程,也是车车磨磨的。不过就看到了一种夹紧方式,懂的了一种夹具的原理和构造。还去看了凸轮轴的加工工艺,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了拖拉机装配分厂,里面有各种拖拉机的组件,还有各种漂亮、实用的轮式拖拉机和履带式拖拉机的成品,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太履带拖拉机可以当做小型装载机用,现场的工人师傅大概解说了下,感觉很使用,就是还处于实验阶段。现场的环境也不怎么好,噪音太大,对身体不好,还参观了整台拖拉机的装配过程,可以说学到了不少东西。
最后我们参观一拖的热加工厂和铸造厂,在往去热加工的路上我看到了一拖生产的很多车型,有几种感觉设计还很漂亮,一拖毕竟是中国最大的拖拉机生产基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