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十篇(第8页)
74 次下载 20 页 3318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班级主任、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因此名著阅读的开展与成效应作为衡量教育管理者、班级主任、以及语文教师工作业绩的标准之一,纳入教育管理考评、文明班评比及语文教师业务考核。
具体实施方案:
“名著知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时间是每年五月中下旬。由教导处组织语文科组有关成员,完成初赛与复试的命题与阅卷工作。
全校同学都必须参加“名著阅读知识竞赛”的初赛,少一人将在文明班评比中扣除一分。初赛在各班课室举行,复赛集中在综合楼六楼教师会议室和两间电教室举行。初赛试卷由该班语文科任批阅,将复赛名单报教导处。复赛试卷由教导处组织人员集中阅卷。
复赛名额分配:实验班每班8人,常态班每班4人。
获奖人数视各级参赛人数按比例确定,一等奖1%,二等奖2%,三等奖3%
竞赛成绩纳入文明班考评,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
奖品:一等奖奖名著一部,价值20元以上,二等奖奖时尚作品一部,价值10元以上,三等奖奖精装笔记本一本,价值5元以上。
“名著阅读演讲比赛”活动参照此方案实施。
开展竞赛活动的目的:激励全体师生扎扎实实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园洲中学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必将发生质变。
六、实验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20xx、9--20xx、2)准备阶段。
制定研究方案,培训研究人员,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名著阅读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要求,激发阅读兴趣,整理申报资料,完成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20xx、3--20xx、3)实验阶段。
深入实践研究,开展各项名著阅读活动,收集优秀读书心得,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xx、4--20xx、9)总结验收阶段。
总结实验成果,编辑《名著阅读作品选集》,完成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方法与保障措施
(一)具体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使课题实验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的基础上。
②跟踪调查法:密切关注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情况,定期分析其学养与品格方面的变化。
③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名著阅读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名著阅读有效途径,搭建各种阅读平台,不断交流阅读体会,及时展示名著阅读成果。
④个案分析法:收集典型个案,开展研讨展示活动,推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
⑤归纳统计法:运用归纳统计方法进行成果分析形成资料。
(二)实验保障措施
①资料保障:学校图书馆与班级图书角有足够的书籍满足师生各方面的阅读要求;
②课程倾斜:每周七八年级开设两堂、九年级开设一堂名著阅读课。
③环境保障:建设好阅览室、读书园地、名著沙龙,让校园弥漫书香。
④政策保障:将名著阅读纳入教育教学管理业绩考评、文明班评比与语文教师业绩考核。
八、预期成果
(一)理论成果
1、形成师生名著阅读作品集,阅读篇目推荐与活动方案集。
2、构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3、撰写并努力发表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科研论文与研究报告。
(二)技术成果
1、探索出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构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系。
3、形成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与指导体系。
九、课题组织机构及职责
课题负责人:教导处颜进棠主任
职责:撰写课题实验方案,定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名著阅读和阅读交流活动,为实验教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做好阶段性小结和终结性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小组负责人:07级钟小泽、08级陈剑新、09级程兴龙
职责:协助主持人搞好本级组名著阅读活动的日常管理,定期汇报本级组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对活动开展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做好本级组阶段性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