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施工项目管理论文15篇(第23页)
本文共计413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总之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公司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覆盖所有工程项目和每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公司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施工项目管理论文15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打造高品质的工程质量是每一个项目管理者的承诺。化工建设项目更是如此,特别是化工管道施工的特种材料焊接施工质量,更是难点和重要关注点。本文以宁波福基丙烷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工程质量中的特种材料焊接管理为例,详细阐述了特材焊接在项目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和相关的规章制度。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特种材料的焊接质量管理进行探讨。化工项目的管道焊接质量一直是管道安装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特材管道更是隐患多多。为了严控项目工程质量,确保特材焊接的质量焊接合格率,特别是奥氏体不锈钢、镍基合金管道、304H/347H等特殊材质的管道焊接工序和焊接质量,强化现场管道组对、焊接工艺、无损检测监督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质量控制工作。
1健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完善技术方案
依照每个项目制定的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严格按照项目质量程序管理文件要求,全员参与现场质量管理工作,重点控制并健全各施工单位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制定质量目标,落实各专业质量检测试验及控制计划,落实并提交质量程序文件及质量管理人员,施工前施工技术方案、设备、工器具报验和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抓好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
2进场材料验收
项目管理部实行四方共检制度,采购部组织对所有进场设备、材料,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进行验收,对所有的进场材料都要进行检测,对合金钢材料委托光谱检测单位检测,针对产品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进行复检;所有进场的304H,347H、加热炉管、镍合金管道等材料及所用焊接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符合相关制造标准和现行国家标准,经四方(业主、项目管理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检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3焊接人员管理
对所有入场焊工由质量部组织,监理参与进行考试,持证上岗,并根据焊接专业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建立焊接数据库,安排专人负责焊接数据库管理,实时监控现场各主项管道焊接进度;焊口检测,根据焊接进度,委托第三方对焊口进行实时检测;根据质量要求对需要试压管道实行试压包编制和审查制度;所有参加项目压力管道焊接的焊工(包括手工电弧焊、气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等),不仅须持有企业所在地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焊工合格证外,还必须参加有项目管理部、监理单位组织技能鉴定考试,考试合格后允许从事以上管道的现场施工焊接作业。
4焊接工艺评定
施工单位在304H,347H、加热炉管、镍合金管道焊接前,按NB47014-20xx规范标准要求的评定方法和内容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报项目管理部、监理单位审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现场焊接。
5焊接过程管理
5.1焊接材料管理
各施工单位应建立合格的焊材保管、烘烤室,建立健全焊条烘烤、发放和回收制度,焊条烘烤温度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焊接用氩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氩》GB/T4842的规定,氩气纯度不应低于99.99%,当瓶装氩气的压力低于0.5MPa时,应停止使用。
5.2焊接环境
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①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m/s,其它焊接方法大于8m/s;②相对湿度大于90%;③雨雪环境;④焊件温度低于-20℃;⑤当焊件温度为0℃~-20℃时,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
5.3焊接材料的选用
焊接材料应根据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规定使用,焊条使用前应根据焊接工艺文件规定的温度进行烘干,烘干后领用的焊条应放置在保温桶内,随用随取,焊条在保温桶内的放置时间不允许超过4小时,超过4小时后应重新进行烘干,但重复烘干次数不允许超过2次,焊丝在使用前应进行清理,不允许带有油污等污渍。5.4焊接坡口的设计焊接坡口根据设计文件及工艺条件要求选用标准坡口,坡口及内外侧表面不小于20mm范围内的杂质、污物、毛刺等必须清理干净,并检查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组对间隙、钝边、错边量符合规范要求,管道焊口标识清晰,标注内容(管线号、焊口号、焊工号、焊接完成日期、检验人员),对组对完成的焊口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业主、项目管理部、监理单位共检,经四方共检合格后,填写检验验收记录,进入下道工序焊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