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论文15篇(热)(第23页)
本文共计426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
(一)材料进场。
材料必须质量保证资料齐全或基本齐全,复试合格方可进场。进场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核对材料数量、品种等,注重对相关文件及外观质量的检查。进场材料分为两类,一类为直接进入施工工地材料,这类材料不易损坏。受环境影响较小,或立即就要投入使用。另一类为不直接进入施工工地而进入仓库临时储存的材料,这类材料易诱蚀、变质、遗失,受环境影响较大且不必立即投入使用。在材料到货进场前,材料员应根据到货时间表安排好件种材料的存放位置,并协助监理人员、试验员等有关人员,作好接货、复试验收准备。为进一步保证材料质量的可靠性,材料员、试验员、监理工程师仍应充分实行协作,索要、复核材料的有关资料,按适当的方式对各种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方可进场、入库,材料要分类存放,不能混杂,井就材料名称、数量、到货时间、厂家、验收人、收货人、交货人等作好记录,制订好材料存放的位置图,以备随时查阅、校对。对于验收中明显不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必须退货或换货,并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有怀疑的要送有关单位试验,合格方可验收使用。入库材料要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水、防锈等工作。
(二)材料验收管理。
施工现场验收的材料包括两种:直接进入现场的材料与经过库存后再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由于材料进场形式的不同,复核验收方式也相应不同,如砂、石、混凝土构件等受外界影响较小或需立即投入使用而直接进入现场的材料,质量保证资料(包括进场前抽验资料)齐全,经过现场一次复试合格即可使用,而经过库存后再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如其超过存放期限或被怀疑质量发生较大变化,虽然在入库前复试合格,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二次复试,以保证其质量可靠性。施工单位搞好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是材料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环。
材料进入现场使用,由施工单位对材料质请进行复核试验,监理工程师应在场监督,复试报告自留一份,送交监理工程师一份,由监理工程师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认,合格者签字认可后,方可用于施工。对于不合格的,由监理工程师按有关国家标准,作出弃用或降低等级使用的处理决定。对于有争议的,送有仲裁资格的质检部门复试裁定,井据结论进行使用、处理。在整个施工期间要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明确责任,有专人负责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理工程师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对材料质量进行抽验。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程序。
注:“合格”系指资料满足要求,一次复试合格“怀疑有质量问题”系指虽经过一次复试合格,但在进场使用时施工方与监理方仍怀疑质量不合格;“有质量争议”系指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对复试结果意见不一致。
三、总结
总之,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有效的验收管理,验收得出的质量检验结论是评定工程材料质量等级和认证的依据,不仅可以对材料质量起到预防和把关的作用、而且可以对材料质量信息进行及时反馈。
参考文献:
[1]苏达根编著.《建筑材料与质量控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4.
[2]陈家珑编著.《建设监理材料施工试验与质量控制问答》.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3.
建筑材料论文15
引言: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媒介,不仅承载并传递着人类文明,同时不同区域的建筑还充分体现着浓郁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特征。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地域性建筑,还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职责。然而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越来越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得到了破坏,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域文化的缺失。怎样在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继承和延续当地传统文化是目前所有业内人士都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徽派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民居之一,由于该建筑类型多应用的是传统建筑材料,使得它成为我国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流派之一,想要保留并继承发扬徽派建筑的地域传统文化,对传统建筑材料在该建筑流派中的表现力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达成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一、徽派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其传统建筑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