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建筑材料论文15篇(热)(第14页)

本文共计426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改进基本思路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建筑材料教学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以外,高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引入一些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例如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加强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理论知识串接成PPT动画。将理论教学转化成趣味视频,学生可以课前自行观看视频,课上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实现翻转课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实验教学采用视频教学和实操的方式。此外,通过校企合作,教师也可与合作企业共同设计把与建筑材料有关的内容制作成录像,通过QQ、微信、微博等通信工具将教学课件和录像挂在网上,学生课前先观看视频,再进实验室亲自操作,这样避免了一些学生不愿“苦”读教材的弊端,实现课程教学手段多样化。同时也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针对目前教学效果考核的弊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设置一些个人或团队合作完成的作业,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评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核办法。

  (二)调研汇报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建筑材料这门课程设计的材料类型较多,受教学课时的影响,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对于新型材料或不常用的建材可能被忽视。为弥补教学中的这些弊端,教师可以将该部分知识通过市场、企业调研的方式下达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实践到建材市场、材料加工场及混凝土搅拌厂进行调研。通过资料收集、汇编形成调研报告。教师挑出完成质量较好或具代表性的报告,通知相应的团队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汇报,教师给出建议和指导,择期在课堂上各组展示本组的调研结果,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颠倒,变成学生主讲,教师听并给出建议与鼓励表扬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优秀学生引导其他学生的目标,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老师更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此外,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4]。

  (三)完善实训条件,开设综合设计性试验,启发学生创新思路。各院校应加大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加强实验室的安全和日常管理。同时,学校应注重与建筑企业的合作力度,丰富实训教学途径。由于建筑材料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开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试验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完成教材规定的验证实验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工程实际给出综合性试验题目,学生亦可自主设计其感兴趣的试验,采用自愿结合的方式将全体同学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检索等方式拟定试验方案,由实训教师负责对各组拟定试验方案进行指导形成最终的试验指导任务书。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由教师组织集中讨论和点评,学生根据试验结果和点评结果,总结形成试验报告书。教师根据学生试验过程的表现及上交的试验报告书进行评分。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合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大胆创新的科学素养[5]。

  三、总语

  高职建筑材料该门课程内容丰富,课程教学中除了对常用建材基本概念和性质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对新型材料的介绍,实现与时俱进。此外,受本课程性质的影响,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应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同时,学校还需高度重视学生技能训练,不断完善实训教学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碧海.高校建筑材料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运用[J].教育现代化,20xx,4(35):157-158.

  [2]韩晓冬,黄婷婷.教育部信息化大赛指引建筑材料课程改革[J].智库时代,20xx(05):33+37.

  [3]墙新.浅谈《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2(03):35-37+25.

  [4]刘俊茹,安璐.《建筑材料》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xx(22):447.

  [5]刘马群.建筑材料实验课的教改探讨[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04):8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