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论文【集合】15篇(第18页)
本文共计425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4纤维增强混凝土
为了可以攻克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差、延性差等问题,在混凝土中加入了纤维来改良混凝土特性的研究,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相较于承重结构来说,发展较迅速、运用较为广泛的是钢纤维混凝土,主要是用于土木建筑工程的碳素钢纤维以及耐火材料工业中的不锈钢纤维。当纤维长度和长径比在一般尺寸中,纤维掺量就会在1%-2%的范围内,和基体混凝土相较来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提升4到8成,抗弯强度则提升0.6-1.2倍,抗剪强度则提升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抗压强度则最大可提升百分之二十五。而弹性阶段的变形和基体混凝土性能对比来看,是没有明显差异的,然而可最大程度上提升衡量钢纤维混凝土塑性变形特性的韧性。
2.5智能混凝土
智能混凝土是运用混凝土所构成的改变,对混凝土中一些不好的性质予以改变。比如;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是比较多的,水灰比较低,加入了硅灰相关的活性材料,在通过硬化以后,其混凝土的密实度会比较好。然而,高强混凝土在硬化的前期,是有着显著的自生收缩以及其孔隙率是比较高的,很容易就会发生开裂等现象。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最主要的办法就是,用掺量为百分之二十的预湿轻骨料来作为骨料,进而使得在混凝土内部可以成为一个“蓄水器”,使得混凝土可以取得高效性的潮湿养护。这样加入“预湿骨料”的办法,能够使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大为下降,减弱了微细裂缝的数量。高强混凝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良好的密实性所引发的防火性能得到下降。这就是因为在碰到高温时,砂浆中的自由水以及化学互相结合水变成了水气,然而,不可以从密实的混凝土逸出,进而变成气压,致使柱子的保护层剥落,最大水平上降低了柱的承载力。处理这个问题的另一种办法就是在每方混凝土中加如2千克的聚丙烯纤维,在高温状态下,使得纤维熔化,变成了能使水气从边界区逸出的通道,降低了气压,进而避免了柱子的保护层剥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上文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应用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其应用。对此,上文在充分结合笔者研究实践情况下,重点探究几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地应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吴丽琴.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xx(8):135~136.
[2]王淑钰.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5(13).
[3]张晓明.新型混泥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门窗,20xx(3):201~201.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12
据研究资料炉渣在5次浸泡和烘干循环后质量损失为4.32%,故炉渣坚固性满足作为公路面层和基层填料的使用要求。有机质会影响集料的工程性质,降低集料本身及经无机结合料(水泥、石灰或二灰)稳定后所得到的稳定土强度,因而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宜过高。据调查我国焚烧炉渣中可燃物的含量较低(5mm以上颗粒中的可燃物含量在0.06%~1.34%),能够满足石灰稳定土集料有机质的含量要求(不超过30%)、二灰稳定土的集料有机质的含量要求(不超过10%)和水泥稳定土集料中的有机质含量要求(不超过2%)。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物理组成调查得知其有机质含量为0.42%,炉渣的灼减率(LOI)为2.73%,均表明其有机质含量较低,能够满足作为公路基层集料的应用要求。炉渣的化学组成元素主要是Si、Al、Ca、Na、Fe、C、K、Mg和O,矿物成分主要是SiO2、CaAl2Si2O8、Al2SiO5及少量的CaCO3、CaO和ZnMn2O4等。炉渣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如Cd、Hg、Pb、Cu和Zn等,但重金属浸出浓度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值,属于一般固体废物,故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较小。炉渣的溶解盐量一般小于1%,因此处理处置时因溶解盐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小,其中硫酸盐的含量约0.06%~0.10%(以SO3计),能够满足道路中各种稳定土中对硫酸盐含量的要求。炉渣的酸中和能力约为4meq/g,pH缓冲能力大,能有效抑制重金属的浸出。另外焚烧炉渣中的二恶英含量约为0.015~0.3ngTEQ/g,远低于许多国家的土壤质量标准限值(1.0或1.5ngTEQ/g)。还有研究发现炉渣不存在放射性风险,综上所述,从环境安全的角度炉渣的资源化利用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