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15篇(第2页)
本文共计3235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实践、实验、想象、推理、领悟等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合理假设,合理猜想,仔细论证,认真评价,回顾总结,推而广之,实践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创新情境一分析探究一猜疑假设一论证评价”,主要适用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例题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它要求在例题的选择和配制上,要加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合情推理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探索;在解题环节上,要突出探索活动,重视分析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的.合理性;在探索活动的形式上,可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大组报告等多种形式和cai软件,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在更理想的空间进行探索和发现。探究过程,是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学习策略、积累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三)小组合作教学论文法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法就是把班内学生,根据知识积累、学习能力、性格、同学关系等情况,恰当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单一的注入式转变为师生间多向式的交流形式,并随时加以调控,引导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如实施小组论文“改错课”、“自学课”、“竞赛课”等,引导学生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积极参与和思维启迪;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特别是把掌握知识的评价与创新能力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更注重数学技能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集体开展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
五、结语:实施创新性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论文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研究推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工具。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2
数学是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它明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既是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进行正确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的先决条件.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公式、定理,也就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与作用.以下是笔者进行多年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和词
数学概念严谨、准确、简练,概念中的一些关键字、词非常重要,教学时,要让学生准确地、深刻地领会那些至关重要的字、词在概念中的意义.
例如认识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只有”这个关键词,“只有”说明有且只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另一组对边是不平行的.要斟字酌句地对重点字词进行剖析,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又如教学“分解因式”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注意“积”这个关键字,而忽略了另一个关键词“整式”,造成对形如“5-5x=5×(1-x)”也理解成分解因式的错误认识.所以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关键字、词,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抓住概念的`本质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只有当人们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给该事物一个恰当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反映该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由于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一切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在人们意识里的反映.因此,讲授概念时,要让学生找出概念的本质,这也是理解概念的关键.
例如教学“互为补角”概念:“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本质属性:(1)指的是两个角之和为180°,一个角为180°或三个以上的角的和为180°都不是互补角.(2)互补的两个角只是数量上的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通过这两个本质属性的分析,学生才对“互为补角”概念有全面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