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哲学开题报告(通用9篇)(第12页)

本文共计295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理论意义: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进行过不少讨论,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相关研究比较零散,多局限于特定视角和个别问题上,或者是更多的停留在国外空间理论思想的引介上,或者是缺少结合当代人类空间实践的更为开阔的研究视野。因此,本文将这些问题都集中在一起进行梳理和讨论,使得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有一个整体的框架。

  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空间理论,从微观方面来讲,就是关于空间正义,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问题;从宏观方面讲,就是全球化的问题。那么,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住房问题,随著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房价的不断提升而导致的城市居住空间的占有、使用等出现一些问题,那么恩格斯关于这方面的思想就可以给于我们以启发,而不至于走了老路、走了弯路。其次,随著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与世界接轨,作为全球资本链条上关键的一环,我们该如何走下去。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认清形势,真正做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资料收集情况(含主要参考文献)

  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6)、李春敏:《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8)、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北京:人民出版社,。

  (9)、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0)、张一兵:《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1)、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

  (12)、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3)、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4)、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5)、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6)、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blackwell publishing ,1991。

  论文类:

  (17)、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8)、胡大平《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哲学动态》,第11期。

  (19)、段进军、胡火金:《发展主义空间观的批判与空间观的转型》,《哲学动态》,第11期。

  (20)、刘怀玉:《不平衡发展的“现在”历史空间辩证法》,《学习与探索》,第6期。

  (21)、庄友刚:《空间生产范式的资本批判与中国马克思哲学创新论域》,《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

  (22)、王金福:《“空间、空间生产”五问——对张之沧教授几个观点的质疑》,《学术月刊》,1月 第44卷 1月号。

  (23)、张之沧:《再论空间的生产、建构和创造——回应王金福教授的“质疑”》, 《学术月刊》,1月 第44卷 1月号。

  (24)、庄友刚:《西方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逻辑、问题与趋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6期。

  (25)、陈忠:《城市启蒙与城市辩证法:再论城市哲学的建构》,《河北学刊》,5月 第32卷 第3期。

  (26)、吴细玲:《城市社会空间与人的解放》,《哲学动态》,第4期。

  (27)、董慧:《身体、城市及全球化:哈维对解放政治的空间构想》,《哲学研究》,第4期。

  (28)、赵海月、赫曦滢:《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辨识与建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月 第52卷 第2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