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专业实习报告范文汇总(通用35篇)(第50页)
本文共计881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会展大楼的送风、回风系统的空气处理设备及风机统一设置在二楼的空调机房。在这里进行这新风的引入、新风的处理、新风和回风的混合(二次回风)、回风的排出等,同时排烟系统也设置在该机房。在空调系统中,送风管道要比回风管道管径大,这是综合考虑了风速、风量及主力等原因的结果。在排烟系统的各个排放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报警器,报警器的感应温度为200℃,一旦感应器触发警报,排风系统立即进行排烟,排烟天窗设之在屋顶,并设有排烟罩,防止雨水等进入以及保证排烟口的处于负压,从而顺利排烟。
6月18日,我们参观了位于集大机械工程学院的美的空调设备实验室,系统地了解了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实验室使用的主机为单联机,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等设备集中于一个箱体内,可作为室外机。箱体内还包有必要的再冷器和回热器,保证冷凝器出口一定的过冷度和蒸发器出口一定的过热度,同时还有除湿过滤器、节流阀、热力膨胀阀、电子阀及毛细管等节流管件,以及贮液器、集油器等装置,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连接通过风管,并保证供水和回水的温度分别为7℃和12℃。室内机主要由换热器和盘管组成。室内机包含有冷冻水进口和出口以及室外空气的引入口和送风口。冷冻水经过换热器,与换热器导热体换热;室外空气经引入口流经换热器表面,与换热器对流换热,再送往室内。整个过程实现了冷冻水与空气的热交换,达到调节空气温度的目的。室外机将冷冻水回水的热与低温冷媒进行热交换形成低温冷冻水和高温冷媒后,高温冷媒再在冷凝器中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形成低温冷媒和高温冷却水,高温冷却水再与室外空气热交换,从而实现将冷冻水的热排到室外。两个过程即为整个空调系统的热交换过程。为实现自动控制,还要在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设有必要的电路和感应电子设备。
6月21日,我们参观了金龙客车空调生产车间,了解了客车空调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原理。
客车空调系统原理上是采用空冷式。蒸发器和冷凝器都是采取翅片式,制冷剂为R134a。蒸发器和冷凝器设置在车顶,冷凝器上设有风扇用以车外空气与冷凝器的对流换热,从而带走冷媒的热量。蒸发器则是同过轴流风扇实现车内空气与蒸发器表面之间的换热。轴流风扇还起到送风的作用,通常一个换热器两边对称分布2个或3个轴流风扇,轴流风扇轴动式,拥有两个涡轮,实现双向送风。客车空调系统的冷凝器设有储液器,用来贮存冷凝器出来的低温制冷剂液体。
客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设置在车厢下,压缩机的通常为往复式活塞压缩机,采用电力或者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压缩机通过铜管与蒸发器和冷凝器连接。为实现制冷效果,还需要在冷媒循环环路添天家相应的管件,如节流阀、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毛细管等,为实现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还必须有相应的感应电子设备和配套的电路,并且能由设在客车驾驶位置的总电路控制板控制。
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翅片直接有铝薄片冲压而成。翅片与铜管之间的紧密连接通过高压吹胀实现,并保证一定的垂直度和翅片之间的间隙。个管件的连接,如分液管、集液管等,由气焊连接而成,一次成型而且还要保证气密性。
三、实习总结
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很快就结束了,虽然对现实生活中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认识比较片面,只是大体上对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和组成在脑中留下了初步模型,但是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接触到跟多的内容,相信大学期间的
理论知识将能广泛的应用的实际工作中。同时,实际工作将会使我对本专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次的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建环专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国家建设、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切实的将知识应用于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