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法学概论教学中体验型课型运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9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其次,要坚持灵活施教,达到质量与效率的统一。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章节内容特点来灵活运用课型,不是任何内容都必须使用体验型课型,事实上未必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体验型课型,所以我们要在本着质量与效率的统一的原则,认真选择、精心设计、把握契机、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思想等方面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具有明确的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将教学的高质量与高效率结合起来,重实效而不能使教学流于形式。

  第三,要贯彻“教”与“学”转化原则。

  在教学中,不仅将教师的知识、品德等转化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完成“教”向“学”的过渡,加强学的技巧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侧重要求学生学会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锻炼方法和能力。这种转化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逐步完成从以“教为主”到“教学各半”,再到“以学为主”,直到学生“独立学习”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大量的、细致的研究工作,努力寻找转化的`规律性,从而实现对传统模式的突破和创新。

  第四、化学为思,学思结合。

  思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对“体验”中身临其境的情景进行思考、感悟、整合的过程,也就是“悟”的过程。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理性认识往往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很大距离,这就是知与能的折线,“体验型”教学活动,就是要使学生通过“体验”不断地获得感性认识,并将其与所学知识相互对照、相互验证,内化知识,升华理性,从而使理性认识与客观事物的距离缩短,在“体验”中实现折合,直至统一。这种化学为思需分三个层次推进:

  一是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理解沉淀物,有目标地参与“体验”,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成果;

  二是把理解沉淀物析解为思维沉淀物,在“体验”中看看书上写的在实践中是如何发生的,然后再作多方联系、设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是把思维沉淀物应用到“体验”活动中,使学生在观察事物、分析处理问题和实践的过程中,随时思,全面思,深入思。

  第五、化理为情,情理交融。

  即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实践环境中,以其亲身的感性认识产生丰富真切的情感体验,进而深化和升华理性认识。积极的情感能打开知能转化的“开关”,是能力养成的一种“动力和能源”。体验中:

  一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二是要避免消极、对抗等情绪的发生;

  三是将教师的情感渗透到“体验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师生情感交互影响,真心交流;

  四是要采用创设情境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进入“角色”,例如,组织学生听法院庭审、组织模拟法庭等,把感性认识与理性知识统一起来指导行动,化知为行,知行统一。

  此外,还应注意体验过程的完整性。一次体验课,不但要精心地选择教学内容和体验情境,还应认真进行体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事先思考。学生的预习、教师的精要指导、问题的设置、体验过程中具体内容安排、讨论交流、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认真的准备,做全面的思考。遵循体验过程的完整性规律,才能保证在体验中不顾此失彼、前紧后松,才能保证体验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当然,搞好法学概论“体验型”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但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贮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而且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等等,以调动社会资源对法学教学给以很好的配合。作为教改的一个方面,法概体验型的运用必将在众多法学教师的参与下取得越来越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