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第15页)

本文共计381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第5期王枝梅.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现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白春清.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12(3):63-65.

  [2] 许四洋.从社会需求看医学信息管理学课程设置的变革[J].医学信息学教育,20xx,13(8):416-417.

  [3] 叶明全,吴少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医学信息学杂志,20xx,6(5):524-526.

  [4] 周怡.医药院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变革[J].广东药学院学报,20xx,22(4):363-367.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第15页)11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也使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不断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大数据时代下的一种朝阳专业,直接关系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因此,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就目前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就业率方面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因此,有必要对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完善,优化其培养模式。基于此,笔者对相应的优化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管理;实践教学

  1引言

  近年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率现状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所在,是因为该专业属于一门多学科融合专业,在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缺少课程融入,进而造成多学科之间的简单堆砌,使学生无法将这些专业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当中,进而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因此,有必要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优化。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模式的优化意义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优化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该专业毕业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从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模式入手,通过相应的优化策略来进行完善与改进,使该专业毕业生在从事这些岗位时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进而使其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这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3现阶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现状

  3.1实践教学环节的不完善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门划时代的学科,其发展趋势必须要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发展需求。就目前来看,该学科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降低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如,在北京大学,该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信息存储及检索、计算机概论、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安全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虽然都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不过却并没有开设ERP、CRM、SCM等课程,更没有配套的`实践课程,学生缺乏实践操作,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3.2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结合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教学结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很少会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缺乏互动。此外,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新型信息技术的了解与掌握,致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将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使该专业的教与学之间出现严重分离。

  3.3实践教学环节与产、学、研相脱节

  当前,许多高校在对该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时,由于缺乏实习基地,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再加上企业无法对该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产生信任,致使高校无法与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而该专业来说,产、学、研之间的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正是这些原因导致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产、学、研相脱节。

  4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

  环节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