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参考文献 > 正文

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第2页)

本文共计58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9]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08)

  [20]郑渊方,廖伯琴,王姗.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J].学科教育.2001(05)

  [21]NeisserU.CognitivePsychology.JournalofWomensHealth.1967   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第2页)3

  [1]许宁.紫格尼克效应在学生科学探究中应用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09)

  [2]崔一心.孔孟心性学说探讨[J].齐鲁学刊.1996(04)

  [3]张君劢着.新儒家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紫图着.图解黄帝内经[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林国良着.佛典选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王贵友着.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7]张掌然着.问题的哲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8]冯宏维.心理疾病观的跨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3

  [9]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车文博着.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1]蒋燕宾.大学生正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2]高峰强着.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M].人民出版社,2001

  [13]汪凤炎着.中国传统心理养生之道[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着,周朗译.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15]李兆健.中医心理治疗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0)

  [16]JoelMarks.Atheoryofemotion[J].PhilosophicalStudies.1982(2)

  [17]Carl.RRogers.Inretrospect:Forty-sixyears.AmericanPsychologist.1974

  [18]Hegel,G.W.F,TranslatedbyA.V.Miller.PhenomenologyofSpirit.JournalofWomensHealth.1977   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第2页)4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师大出版社.

  [2]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4]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5]徐光新.学校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6]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7]钱铭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8]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M].高等教育出版社.

  [9]李祚,张开荆.心理危机干预[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0]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M].高教出版社.

  [11]朱永新.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张保平.犯罪心理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3]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5]冯江平.青年心理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6]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暨南大学出版社.

  [17]尾形佳晃.三分钟爱上心理学[M].   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第2页)5

  [1]邓琼飞.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琼州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4(17):192.

  [2]伍佳慧,李松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02):52-53.

  [3]佟丞,高玉峰.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2):124-126.

  [4]甄璟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J].山海经,2016(02):141-142.

  [5]余海蔚.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5(02):126-127.

  [6]卢义,马荣,宗宸.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209-210

  [7]赵景会,李明秀,高鹏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110-111.

  [8]岳洁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东方教育,2015(12).

  [9]何一澜.浅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136-138

  [10]张兵,谢德光,谢玉兰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6(1):28-32.

  [11]郝健强.积极心理治疗模型在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12]陆亚玲,唐开鹏.谈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帮扶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4(1):59-6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