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浅析《杜子春》的人间向往(第3页)

79 次下载 5 页 392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而这位超越于人的“仙人”竟然也有失败:对于两次让杜子春成为富豪的目的,如“仙人”所语,是想让杜子春过一种“既使贫穷,却安定的生活”。他特意选中杜子春作为目标达成的对象,也是因为仙人予想杜子春是个“和一般青年人不同,是个感性的人”。但是,杜子春在厌倦奢华生活的同时也厌倦了人间,这出乎“仙人”的予想之外,如果所谓神仙是以“无所不能”的标准来看,出乎“仙人”的予想即是法力无边的他的一大失败。

 

  而且,神仙本应超越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但在作品中表露“仙人”个人感情的片段随处可见。比如:“仙人”带着杜子春乘着一根竹杖飞往峨眉山途中,唱着“朝游北海,暮临苍梧;袖藏青蟒,胆壮气粗。三进岳阳兮不为人知;纵情高歌兮飞过洞庭。”白发随风飘舞、纵情高歌的潇洒豪迈确似神仙所为,但对自由自在的喜悦的过于表现以及歌中真情流露的童心未泯,却又让人不得不认为那是完全的凡人所为,并非神仙的无喜无忧。另外,“仙人”说话的态度及用词时而傲慢,时而亲切这一点,我们是否也可以说那不似神仙所为呢。

 

  本应该没有人间感情的“仙人”竟然以凡尘的伦理来判断事物的是非曲直。憧憬神仙世界的杜子春被落入地狱的母亲的无偿之爱所感动,破了禁忌,而无法修成正果,为此“仙人”神情严肃地说:“如果你默不作声,我想你会当即送命”,分明的表达了“仙人”的爱憎之情。也就是说“仙人”对杜子春没有修成正果返回人世的行为非但没有责备,懊悔,反而加以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人间的爱。

 

  另外,作为道德高尚的一种存在的“仙人”,却自己破坏了与杜子春的约定。仙人首先和想得道成仙的杜子春约定:“你若不论看见什么都不发出声音,就让你成仙”,但之后在杜子春感于母爱终于破戒后却又说:“如果你一直沉默。我当场就想取了你的性命”。杜子春若忠实地遵守仙人的戒规,就会被仙人杀掉。这种充满矛盾的行为让人无论如何看不出似神仙的七情六欲无动于衷。

 

  综上所述,“仙人”虽具有超人能力,却并不能完全自由地把握“人”的世界,而且时时露出不符合神仙标准的言行,也就是说“仙人”一直带有凡夫俗子的色彩。对于这样一个更近于凡人的“仙人”形像,我们是否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作品内含的芥川龙之介的人间向往的一种表现呢。

 

  在作品中,芥川龙之介借助于杜子春之口道出了要过一种“有人情味的正直的生活。”并且,作者浓墨重彩地精心刻画了带有凡人气质的“仙人”这一人物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幸福生活仍然要在人世间努力追寻,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爱的存在的肯定及向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