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科技美学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开放式审美情趣培养论文

本文共计291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谈科技美学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开放式审美情趣培养论文

  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普教育与专业学科教学的资源整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已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发生了变化,学生们对当代科技创新成果的高度关注,对于新事物的敏锐嗅觉,将科技引入艺术教育,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艺术教学中。换言之,科技美学与美术教育的融合是为艺术与科学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对培养现代专业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科技美学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开放式审美情趣培养论文

  一 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契机

  从本质上说,艺术与科技都是对美的追求与探索。基于兴趣与创造的无限交集,乔布斯创造了苹果,由此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从第一台苹果手机的诞生,无论是从科技还?是艺术的角度,都堪称完美。乔布斯将他的哲学描述为,试图生产出处于“艺术和科技交汇点”的产品。他把对科技的深邃的理解和自己对艺术的完美追求,让人难以置信的融合到了一起。他相信设计是产品,即科技的核心。正是这样,乔布斯在美国专利局拥有 300 多项专利,然而,他的成功却是将科技和艺术嫁接的果实。 在当代科技人文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特别钟爱设计 简单时尚的科技产品及其周边电子产品。对学生来说,科技产品具有天然的亲近感,也是最受青年一代所喜爱的。正是基于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所创造的产品深受大学生青睐,符合当地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物质需求,于是在当代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中,尤其是在高校就业趋势的汇总统计数据上,成就了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契机。这种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融合了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探索,对于艺术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于艺术类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带来了新的春天。

  二艺术与科技嫁接,筑建科技美学新体系

  科技一向是艺术杀手。一幅名画价值千万,高保真复印品不值一文;一件手工瓷器可以价值连城,通过模具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更是价值低廉。价值差异的原因,一是由于不可复制性决定;一是自身感受或艺术性,由设计者本身决定。名表、名包通过完美的设计、高端的品质、与限量生产,赢得了消费者的钱包,步入奢侈品行列。但电子科技产品与艺术上的双重追求,并完美地结合,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艺术,尤其是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是一场对周遭事物充满洞见的展现。将一众事物以一种别人此前不曾察觉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并作出前所未见的表达,让那些缺乏洞见或想象力的人通过这种表达而有所感触或者有所作为。对于美术教学审美情趣的培养而言,科技美学的加入是一种新兴的表达媒介,在充满创造力的事物面前,投入的情感和激情与艺术创造毫无差别。在美术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美学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融合为科技美学开创了新的教学途径,有利于完善美学教学体系。

  当代高校的美术教育应该涉及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元素,如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视觉影像等。教师在教授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法时,可以融入科技美学的各种元素,如摄影、摄像、未来视觉艺术作品等。教师要将科技元素与艺术相通的科技原理讲解给同学,如材料、光学、几何、生物学等领域,从而引导学生建立起艺术与科技并行的审美价值观,进而为学生艺术素养和科技素养的双向提高奠定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科技美学与艺术融合的典型作品,从而培养学生开放式的审美情趣。例如,教师利用达·芬奇的《绘画论》中的人体骨骼素描手稿,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掌握人体绘画的比例。达·芬奇在解剖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在他的人体骨骼素描手稿中,人体骨骼的`比例与真人几乎无异。教师可以在借助人体骨骼素描手稿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人体比例该如何掌握,学生学习后,教师安排学生临摹人体骨骼素描手稿,并要求注意掌握各部分的比例。学生虽然是上了一堂美术课,但是却融入了大量解剖学知识。这些科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帮助其形成艺术与科学的审美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