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15篇(第5页)

149 次下载 20 页 3491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工控机防病毒新措施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式

  2.1变更流程,预防为主

  简单说来,就是“先杀毒,后上机”。具体措施是在生产现场设置少量中转计算机(以下简称中转机),所有移动存储介质必须先通过中转机进行病毒查杀,确认安全后,才被允许接入工控机。在中转机查杀,既不占用工控机自身的运行时间和系统资源,也省得一个介质在多个工控机上重复查杀,更为不适宜安装杀毒软件的工控机提供了支持。查杀中若发现病毒,在中转机上即时处理,若有删除不了的顽固病毒,可以尝试手动方式清除,若仍无法清除的,退回处理。以此保障所有接入工控机介质的安全性,从源头扼制病毒木马传播,杜绝交叉感染。为中转机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更新病毒库,使病毒库维持在最新状态,并对每一次中转情况进行登记记录,方便日后查找原始数据来源,为判断误杀、数据恢复等工作提供帮助。

  2.2技术手段保落实

  单纯的管理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有疏漏。要保证“先杀毒,后上机”的落实,需要辅以技术手段。以实际使用频率最高的U盘为例,关键在于上机的U盘必须是查杀过病毒木马的U盘,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对U盘本身进行定制,通过软硬件编程,对U盘写入标记,标识“已杀毒”、“未杀毒”两种互斥的状态,并在相关计算机上配置处理程序。初始,U盘赋予“未杀毒”状态,在中转机上杀毒成功则赋予“已杀毒”状态,工控机对接入U盘首先进行状态识别,“未杀毒”的拒绝读取,“已杀毒”的允许读取,并将状态重置为“未杀毒”。以此确保工控机使用的都是已杀毒的U盘。另外,U盘病毒大多是利用Autorun.inf自启动,从而感染宿主。禁止自启动是最为简单,却也是最为有效的防毒方法,可在计算机组策略或者注册表中进行设置,为简化操作,利于推广,将这一系列操作编成批处理命令运行,进一步强化工控设备本机安全。

  3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工控机病毒防治的重要性,分析了现行措施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推行“先杀毒,后上机”的操作流程,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U盘的状态识别,保证上机U盘均为杀毒U盘,如此,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双管齐下,从根源上隔离了病毒木马,为工控机群留出了一片干净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靳悦振.浅谈U盘病毒(auto病毒)及其防治措施[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xx,26(3):100-103.

  [2]李佳玮.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J]中国电力,20xx,48(10):139-143.

  [3]周航.图书馆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xx,(09):323.

  [4]“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大会在津召开[J].信息网络安全,20xx,(08):99.

  [5]王众.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的分析[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05):222.

计算机病毒论文4

  1.计算机病毒综述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专门用来破坏或者攻击计算机软件系统,并复制本身传染其他应用程序的代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渐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计算机病毒能够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繁殖,在程序正常运行的时候,能够进行运行自身复制,也就是说计算机病毒具有繁殖性,再有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者是产生变种,那么它的传播速度是很难预防的,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基本的特征。此外计算机病毒还具有潜伏性,这跟定时炸弹是差不多的,在之前设计好病毒爆发的时间,给人以措手不及,还具有隐蔽性、破坏性等特性。计算机病毒大致上被分为宏病毒、木马病毒、hacker工具、脚本病毒等种类,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病毒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一,宏病毒,这是脚本病毒中的一种,但是由于其特性故将其分为一类,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是Word、Excel等,较为著名的宏病毒有著名的美丽莎。第二,脚本病毒,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共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的,借助网页进行传播的病毒。第三,木马病毒和hacker病毒,木马病毒的前缀Trojan,木马病毒是通过网络或者是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的,并向外界泄露用户信息的病毒,它和hacker病毒,前缀Hack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木马病毒负责入侵电脑,而hacker病毒通过木马病毒进行控制,共同散播用户的信息。计算机病毒除了上述的几种还有较多的种类,而随着计算机病毒的不断入侵,加大对计算机病毒检测就成为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有效措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