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14篇)(第13页)

156 次下载 20 页 3553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1. 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长安大学学报,20xx,20 (4);30-33;

  22. 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0 4, 24 (5);

  23. 胡映东,场所精神的回归,山西建筑,20xx,33(18): 26-27;

  24. 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4);25.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6. 刘力,商业建筑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7. (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8. 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xx;

  29. 鲁睿,商业空间设计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

  30. 张伟.,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31、腾智明,朱金铨编著.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

  32、黄棠.王效通主编. 《结构设计原理(上册)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3、邵全,韦敏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

  34、王祖华主编.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35、王萍主编.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36、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37、朱彦鹏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

  38、黄双华主编.《房屋结构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

  39、陈树华主编.《建筑地基基础》.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xx

  40、侯治国主编.《砼结构》.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11

  一、现代城市建筑创作概况

  (一)现代城市建筑体现传统建筑理念的问题经验

  其实在我国现代建筑创作中,设计者们一直都在追求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成功运用。也有一些成功的建筑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齐康先生设计的福建武夷山庄被评为“当代中国建筑精品”,其设计顺应自然环境,依山就势,兼具闽北特色与江南婉约风格,颇具地方乡土气息,又有浓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山水楼阁,建筑与自然的精巧契合成功地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建筑格局。但在大多数的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的文化理念实质上被忽视,有的只是外在建筑上的直接借用。现代建筑创作要想获得发展,那么就需要设计者真正的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理念,而不是当下建筑中的照搬照套和成功模式的反复模仿。

  (二)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

  1、民族文化精神的摒弃,盲目崇洋媚外: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是民族本身精神的一种体现。当下的建筑设计者们在进行建筑设计创作中,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而是盲目引入西方建筑的特色文化,丢失了我们民族建筑的优势。

  2、忽略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传统的中国建筑因地域不同各具特色。如北京故宫是皇家园林,气场恢弘,规模庞大;而苏州园林地处江南,其设计也充分展现出江南的婉约灵气,建筑精致颇显秀气灵巧。现代建筑大同小异,因此地域文化特征渐渐弱化,难以从建筑设计中得以体现。

  3、传统建筑文化的流失: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传统建筑越来越少。全球升温,环境恶化,往昔的建筑年代久远,难免有所毁损。我们在思考运用传统建筑理念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到传统建筑的急剧流失。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都是一巨大冲击和挑战。

  (三)漠视传统建筑文化的原因

  1、人才匮乏,大众文化内涵缺失: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普遍缺乏艺术方面的教育熏陶。大众在建筑方面的审美大都没有较高的水平。对于建筑方面的人才,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没有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在设计中难以将传统建筑理念的内涵成功运用到建筑设计中。结果大多情况下,传统建筑文化也因此而被弃之不用。

  2、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建筑理念应用流于形式;:简便快捷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快餐文化”的流行使得民族文化受到挤压,人们精神肤浅。在建筑设计中,快餐文化也成为流行。直接将传统建筑的一部分添加到现代建筑中,不伦不类,传统的建筑文化理念失去价值,流于形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