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的塑造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21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对比衬托中凸显出人物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中对比与衬托的手法运用较多。人物的'性格、形象往往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在对比中衬托出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的形象很鲜明的对比出来。曹操在激烈的战争中表现出急中生智。面对实力强于自己的袁绍,采取各式各样的方法对付对方,广纳建议、深谋远虑。在战争中采纳了刘晔设计的“霹雳车”、许攸的火烧、程昱的“十面埋伏”之计来攻击敌人。而袁绍却生性多疑,又爱听信谗言,在战役中轻率否定别人好的见解,致使许攸、张颌等人投奔曹操。官渡战败后,袁绍后悔没有听取田丰的进言,却又碍于面子,最后在狱中杀死田丰。通过曹操、袁绍在这场战争中的不同表现,对比中,袁绍的心胸狭隘、优柔寡断的性格弱点显然地表达出来。

  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战争场面的渲染、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比手法的运用来展现《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塑造和表现。我们在阅读时就应该把握故事情节的脉络、对比等手法的应用、场面及环境的描写,这样才能深刻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多角度理解《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并发挥想象、结合故事发展的脉络深刻领会小说中展现的丰满的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也可以使我们更明白《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对后来古典小说人物塑造起到的深远影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