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金融管理 > 正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论文(通用15篇)(第9页)

279 次下载 27 页 4917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优化的具体措施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优化关系到银行的经营效益以及银行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因而,优化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也应该是全面的、多层次的,深入银行内部改革和发展要求的。下面将从对外、对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优化的外部环境构建及效应分析。

  1.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并明确资金管理职责,以强化资金管理的集约性和统一配置性。资金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将利率与资金有机结合,为资金管理和配置提供更为全面、准确和合理的资金信息,提高资金统筹管理和经营的效率和质量。一方面,在掌握和了解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情况条件下,提高对资金信息的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对资金价格更为规范化、合理化的调整。另一方面,有助于以市场为导向、以资金价格为依据构建内外资金管理体系,提高对资金经营风险的把控性。此外,还能更为准确得考核基层资金经营效益,从整体上把握自身的经营发展。

  2.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训练。人才在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优化方面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人才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所选人才除了要求其掌握专业的资金管理技能和水平以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会计核算以及统计分析能力。选择优秀人才后还需要加强培训,突出专业技能、综合素养、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人才的学习意识,满足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需求和银行改革、创新需求。

  3.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银行资金成本管理体系和操作平台,满足对资金管理全过程、动态化的分析、监测、控制和评价,为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和统一配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技术支持。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现代化、科学化的计算机管理操作平台,以提高对资金营运的监管、分析,突出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以及对银行资金的有效管理和统筹配置。

  (二)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优化的内部环境的构建及效应分析。

  1.强调科学认定筹资成本。商业银行成本管理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自身负债业务品种也比较繁多,存在不同的利率标准和负债要求。因此,为优化商业银行内部的资金管理,加强对业务成本的控制,完善内部结构体系,必须要树立统筹的发展观念,构建统一化的发展目标,正确引导基层行的发展,实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有效结合,科学认定筹资成本,使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向集约化、统一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关于筹资成本的构建,要从存款利率、应缴税金、工资费用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进行调整和科学设定。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因素,如:特定环境和经济区域内,由于客观因素而造成的存款余额较大且定期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应适当的给予结构调整缓冲期;对于新业务拓展应当给予一定利益补偿等等。

  2.建立以盈利为目的的资金配置体系。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优化应当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和商业银行发展基本要求,对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管理要始终秉持合理、有效、盈利的基本原则,包括:分类标准与实际执行利率结合方面、资金价格导向作用方面、特定因素方面等都要做好调整、优化和分析工作。一方面保障数据完整、准确,避免数据统计失真和遗漏;另一方面,资金配置价格要结合实际执行利率,为基层银行发展创造公平、客观的盈利空间。以资金价格引导资金流向,积极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实现对银行不同资产、银行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配置价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还需要考虑特定因素,包括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性因素等,做好统筹管理工作。

  3.实现资产负债业务均衡发展,从整体上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考虑资金与配置资金的利率差问题,确保二者之间的平衡性,推动资产负债业务的有机结合与均衡发展,实现银行资金的良性循环,为银行整体业务水平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三)完善内部运行机制,防范资金经营风险。

  1.建立完善的业务操作系统和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对风险的预见性和防范性。

  2.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以保障资金管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3.建立规范的审查机制和审批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制,将科学管理和规范操作落实到具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