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飘》的论文参考文献102个(第3页)
本文共计625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81]卢政,姜家君.现实与浪漫的唯美演绎——读冰虹小说《飘影》[J].小说评论,2009(S1):83-85.
[82]胡汉华.漂——长篇小说《飘》节选[J].泉州文学,2009(04):4-14.
[83]姚海燕.自由与自私——小说《飘》中斯佳丽形象浅析[J].科技信息,2008(27):542.
[84]彭俊广.婚姻突围失败所折射的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小说《飘》主人公郝思嘉形象辨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5):26-28.
[85]李师君.《飘》:思想倾向与艺术美间的尴尬?[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2):125.
[86]陈姗姗.小说《飘》中“母亲”角色的研究——从女性视角论20世纪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觉醒[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62-66.
[87]王志林.乱世出佳人——论小说《飘》所反映的女权主义思想[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04):111-112.
[88]郭艳玲.黑色的坚毅——小说《飘》主人公的性格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06-108.
[89]刘虎.文学中的人性与阶级性——从小说《飘》谈意识形态批评[J].河西学院学报,2007(03):11-14+19.
[90]朱春颖.一曲充满矛盾对立的挽歌——浅评美国著名小说《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3):68-69.
[91]吴慧敏.《飘》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写[D].首都师范大学,2005.
[92]张代生.《飘》的原型意象与主题意蕴新探[D].吉林大学,2004.
[93]曹敏杰.从对《飘》的评论看当代文艺批评从“一元”走向“多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49-51.
[94]董金伟.《飘》的魅力、价值与特色[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2):3-5.
[95]周明燕.一曲无尽的挽歌——评美国小说《飘》[J].外国文学研究,1997(04):72-76.
[96]万雪平.《飘》与《乱世佳人》之比较[J].景德镇高专学报,1997(03):49-51.
[97]孙英黎,张桂菊,董金伟.也论《飘》的价值与特色[J].开封大学学报,1995(03):15-22.
[98]张家平.一部毁誉参半的畅销书──美国小说《飘》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01):72-77.
[99].小说《飘》作者的故居毁于大火[J].湖南消防,1994(10):36.
[100]杨静远.从复辟小说《飘》看复辟狂江青[J].世界文学,1977(02):243-254.
[101]朱慧珍,梁超然.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关于美国小说《飘》的评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02):64-69+72.
[102]李惠铨.评美国小说《飘》[J].外国文学研究,1979(03):40-45.
